-
一個人減重考驗毅力,雖然個人可以利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方式來進行減重,但若是配合小團體的成立,利用成員間的相互激勵及提醒,將更可以讓減重工作持續有效進行,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目的。 詳全文 >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曜鍵表示,BMI大於24以上才算肥胖,也才需要減重。習慣改變是最重要的,給自己一段時間,至少3個月,有恆心及毅力的訂定瘦身計畫,目標是輕鬆安全至少減輕… 詳全文 >
-
一名31歲的女性上班族經常採用激烈的減重方式,包括長期拒食不吃,極度劇烈運動,或是買瀉藥「治便祕」等快速的減肥方式,有一次竟然在公司廁所突然昏厥,長期下來情緒低落。洪建德提到,暴食症所引起的… 詳全文 >
-
署立雙和醫院預防醫學暨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教授指出,一般尾牙宴熱量一餐大約在1200-2000大卡之間,遠遠超過正常人一天熱量攝取;尤其到了年底,更是無可避免,所以經過醫師諮詢之後,在食用之… 詳全文 >
-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體重管理諮詢中心的減重熱線0800-367-100諮詢服務,自今年6月開辦,直至10月底止,共1404人次來電諮詢,有119人接受主動關懷,雖然雙方只是透過「熱線」,但平均… 詳全文 >
-
婦女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新陳代謝逐漸變慢,活動量也漸減,體重不知不覺的爬升,腰圍越來越大。於是只好求助醫院減重門診的協助,希望能控制體重,不致發生慢性疾病。腰圍是體內脂肪含量的指標,更與慢性… 詳全文 >
-
常見一些藝人公開自己的減重心得,事實上,並目每個人減重都很成功,常聽見有人減重後又復胖,或是因為減重而失去健康。減重最好依個人體質量身訂作,並且能夠有效管理,才能達到安全又有效率的減重目標。… 詳全文 >
-
體重控制的重點在於能量平衡,也就是減少能量攝取及增加耗能(不論是運動或是生活中的身體活動皆可),目前多方面研究證據顯示少吃多運動是減肥的不二法門,這種生活型態的改變可減去一成的體重,而減去體… 詳全文 >
-
肥胖會導致許多的慢性病,根據WHO估計,在2015年時,全球人數將達60億人,過重人口總數會上升到23億,顯見肥胖問題已經是相當嚴重的全球健康議題。在健康意識引導下,減重也逐漸成為全民運動,… 詳全文 >
-
「無疤痕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則是由肚臍單一傷口進行腹腔鏡手術,由於單一傷口,因此可有效減少術後疼痛、降低傷口感染機率,恢復更快,9成5病患在隔天即可出院。而因為經由肚臍的小切口來手術,術後傷口… 詳全文 >
-
義大醫院創新的可逆性手術「胃束帶摺疊手術」(LAGBP),則提供了肥胖性患者治療的全新選擇。目前胃束帶摺疊手術成果已經不亞於手術風險高的胃繞道手術,再加上此手術並不會有切割腸胃道的問題,將有… 詳全文 >
-
北醫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王偉主任表示,胃水球手術是在內視鏡的監視下,把1個矽膠材料的水球經由食道放進胃內,再注入400到700CC有甲基藍的生理食鹽水,整個手術時間約需20到30分鐘。 詳全文 >
-
產後婦女都急著減重,因為挺了10個月大肚子,加上不斷進補吃出一身脂肪,所以很急著把身上多餘的肥肉「卸貨」。減重醫師提醒,產婦要掌握產後6個月的「減重黃金期」,避免造成長期肥胖。 詳全文 >
-
坊間減重方法琳瑯滿目,除了使用藥物減重之外,減重手術也是五花八門,當然靠流行的整形外科手術來進行身體雕塑的方式也不少,甚至連中醫也來摻一腳,到底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減重方式?有何減重禁忌必需注… 詳全文 >
-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許雅雯表示,停滯期是人體正常的保護機制,減重者減少熱量攝取一段時間後,身體會開始適應,儘量吸收所攝取的熱量,且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能量的消耗,讓體重不再往下降,這時…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