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逾4成已進入衰弱前期!動得早、動得對,逆轉危肌防衰老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臺灣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約為5.4%至11%,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高達41.5%已進入衰弱前期。研究指出,維持與增強肌力是延緩功能退化的關鍵,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指出,長輩肌肉流失常被忽略, 詳全文 >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臺灣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約為5.4%至11%,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高達41.5%已進入衰弱前期。研究指出,維持與增強肌力是延緩功能退化的關鍵,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指出,長輩肌肉流失常被忽略, 詳全文 >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會發現「手腳越來越無力」、「走路速度變慢」,甚至容易跌倒…等,這些很可能與「肌少症」有關。亞東醫院營養科林奕廷營養師表示,蛋白質是維持肌肉、免疫力與傷口癒合的關鍵。高齡… 詳全文 >
我會失智嗎?「無聲期」先洞察風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有幸隨著現代醫療的發展,我們可早在失智症或大腦退化的「無聲期」就洞察風險,利用新穎的檢測,提早了解目前大腦健康狀況,進… 詳全文 >
10月連假一波接一波,不少人為了聚餐、追劇或旅遊,犧牲了原本的規律作息。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提醒,偶爾短時間打亂生理時鐘,身體通常還能調適,但若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大腦恐怕會「未…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2020至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每100人就有8人罹病,失智人口已超過35萬人。臺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郭馥瑄醫師指出,中榮分析20位日照長… 詳全文 >
「視神經眼中風」是少見且易被忽略的眼中風疾病。衛福部豐原醫院眼科呂姿瑢醫師表示,視神經中風為急性視神經灌流不足所致,常見的致病因素為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服用特定藥… 詳全文 >
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阿兹海默型失智症治療用藥,此類單株抗體藥物能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斑塊;臨床顯示,用藥18個月可延緩約5至7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約等於減緩病程3成左右的惡化速度,為病人帶來… 詳全文 >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非幼童才需注意,由國內五大醫學中心聯手完成的最新臨床研究,首度針對台灣50歲以上RSV住院病患進行數據分析,揭示高齡族群其實同樣深受威脅!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林…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450萬人,佔總人口數20%,隨著人口老化及3C產品使用量大增,其中高達八成(約36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預估2030年65歲以上長者將超過5… 詳全文 >
「最近走路越來越慢,連提菜都覺得吃力,是不是年紀大了就會這樣?」這是醫院門診中常見長輩提出的疑問。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曉惠表示,其實,這不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更可能是「肌少症」悄… 詳全文 >
熱愛走路運動雖然很好,但是,別忘運動前應做好伸展、選擇合適鞋款,並適時調整運動量及運動強度,才能避免足底筋膜炎找上門。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葉書銘醫師表示,長期站立或走路、穿著不適合的鞋子,…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