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盧韻如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的治療方法,在改善阿茲… 詳全文 >
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這個特別的日子更值得關注女性的身心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林俊媛表示,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必經的階段,通常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此階段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 詳全文 >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也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汪光仲醫師指出,廣泛性焦慮症這類焦慮非短暫的緊張焦慮,而可能引發失眠、心悸、消化不良等身體症狀。建立良好的生… 詳全文 >
產前及產後一年內較容易出現情緒問題,醫學上稱為「周產期憂鬱」。一篇2024年11月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特別在產後3個月內開… 詳全文 >
家中如果有青少年出現「網路成癮」,該怎麼辦?近期有調查顯示,全球約有15%的青少年有網路成癮的跡象,此比例在台灣更高達18%。衛福部樂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陳信源表示,隨數位科技的飛速發展,台… 詳全文 >
癌症手術後往往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其中失眠經常可見。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表示,癌症術後的睡眠問題常與心理壓力與情緒變化有關,建議患者培養樂觀態度,減少憂思與焦慮,並配合中藥調理,雙管… 詳全文 >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原本是一對戀人卻擔心情感變調成夢魘?萬芳醫院精神科許元彰表示,當感情因性格差異、價值觀衝突等走向分手,通常被視為正常的過程。但部分人無法接受關係結束,進而採取如騷擾、… 詳全文 >
壓力好大!你需要紓壓?根據《遠見雜誌》「遠見民意研究調查」針對全台民眾進行「壓力好大!你有多需要紓壓?」網路調查顯示,高達83.3%的人曾有負面情緒;其中,焦慮不安高居第一位為63.8%,而… 詳全文 >
假即將結束,面對開學日準備到來,許多孩子可能會開始有面對新學期的壓力與焦慮情緒,出現所謂「開學症候群」。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顧問張自強表示,可以在開學前一週,家長逐步幫助孩子恢復規律的作息,如:… 詳全文 >
台灣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老年疾病值得關切,尤其是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許多高齡…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