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老年憂鬱… 詳全文 >
-
根據2024年10月刊登於《神經學》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中年人未能好好管控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風險因素,以及欠缺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飲食和睡眠等,未來罹患中風、失智或憂鬱的風險較高。… 詳全文 >
-
對於消化功能尚未完全發育的新生兒而言,母乳可說是最適當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提供寶寶豐富的免疫物質,而對媽媽來說,親餵母乳除了增進親子交流,每天消耗大量熱量也有助恢復身材。國外最新研究則發現,產… 詳全文 >
-
天氣變化,使得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蕁麻疹好發、加劇。據統計,近5百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 詳全文 >
-
非憂鬱症引發的憂鬱症狀,竟是庫欣氏症候群作怪!新竹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庫欣氏症候群」十分少見,每十萬人口中僅有約一人會患病,且由於罕見並不容易被發現,經常被當成一般憂鬱症或焦慮症治療,典… 詳全文 >
-
父親節快到了,不妨來關心爸爸的心理健康。大家對媽媽產後憂鬱多有瞭解,但其實爸爸的身分也會帶來壓力,他們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前後開始增加,趁著父親節一起關心爸爸們的心理健康,適時給予… 詳全文 >
-
退休老人出現各種疼痛,吃了許多止痛藥、做復健,卻一直沒有改善,有負面情緒,小心罹患憂鬱症,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是失智前兆!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張芳瑜醫師表示,現在人生活壓力大,罹患憂鬱症的…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8.9%民眾患有憂鬱症,其中5.2%為重度憂鬱症,但許多患者因缺乏病識感,對社會、生活、工作和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與負擔。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昶表示,治療憂鬱症除了… 詳全文 >
-
日前花蓮發生7.2強震,加上餘震超過900起,造成不少人焦慮,導致失眠、情緒緊繃,更嚴重引起思覺失調症前趨期症狀,甚至有創傷壓力症候群。憂鬱與焦慮就像是「心靈感冒」,究竟應該如何舒緩憂鬱與焦… 詳全文 >
-
1名高三生經過診斷為憂鬱症合併焦慮,安排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林洪異醫師表示,如果發現孩子有3大情況,可能有憂鬱焦慮或情緒困擾的徵兆。首先,情緒異常低落,悶悶不樂…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