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學術界以來,我是沒有在管身體痛不痛、累不累的,只要目標在那裡,我就使命必達。認識到有自己與自己相愛這回事,是從學了正念認知療法才開始的。 詳全文 >
-
幸福是什麼?長久以來,我們對「幸福」兩個字感到很陌生。有時參加同事的婚禮,你看到了一些幸福的畫面,現場是郎才女貌、閤家歡樂。可是曾幾何時,你聽說他們鬧劈腿、吵離婚;你不禁懷疑自己的眼光,難道… 詳全文 >
-
焦慮有一點奇妙且迷人的成分,在於它其實並不是一種感覺。我們藉由生理症狀和侵入性思維,感受到焦慮在自己身體及心智上的展現,但焦慮本身不是一種實在的感覺,它反而代表著一些我們太害怕,以致於不敢面… 詳全文 >
-
老是鬱鬱寡歡、對什麼事都提不勁?當心,恐是罹患憂鬱症的前兆!專家表示,想要擺脫憂鬱情緒,除了多培養自身興趣、找到合適的紓壓方法外;適度改變日常飲食內容,多攝取富含色胺酸、多巴胺等有助「快樂荷… 詳全文 >
-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就是處於交感神經作用活絡的狀態,這時候幾乎所有人的呼吸都會變短淺。維持生命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無法憑自我意志控制的生理活動,然而,其中有一項是可以憑自我意志控制的,那就是「呼吸… 詳全文 >
-
出版社總編輯程鳳儀初次聽到我要寫「失業」主題,楞了一下,並且提醒我不要寫得灰暗與無望。然而在訪問過數十個失業案例,以及讀過有關失業的研究報告,我要跟大家說的話是,失業跟你想的不一樣!它不是一… 詳全文 >
-
每天,你都會遭受各種廣告、貼文、通知、文章、對話或其他資訊來源的轟炸,企圖讓你不專注於最優先的事情上。我在書寫這段文字時,也一直在努力克制閱讀新聞、查看簡訊、瀏覽推特或回覆App剛跳出來的訊… 詳全文 >
-
50歲葉先生飽受耳鳴所擾多年,經耳鼻喉科確診為神經性耳鳴,透過藥物治療後雖有改善,但進步幅度不大,令他相當憂鬱。直到去年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尋求吳俊昌中醫師協助,改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 詳全文 >
-
自卑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是人類改善自身環境的原動力。正因為人類知道自己的無知,又對未來充滿期待,才會努力探索自然、宇宙,科學才得以誕生和發展。可以說,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情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詳全文 >
-
便祕從以前開始,就是女性常見的困擾。但是最近可能是受到飲食等生活習慣或壓力的影響,愈來愈多男性也開始苦於難解的便祕。「便祕=腸道環境不佳」,因此便祕也會對腸道免疫細胞造成負面影響,應儘早改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