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想要強化抵抗力,就要好好運動,其中推薦安全又有效的最佳運動,就是走路。有一位來自英國國民健保署的家庭醫師指出,走路運動有5大好處,能夠增加自然殺手細胞,進而提升免疫力,甚至還能改善焦…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兒科吳文秋主任表示,門診追蹤發現部分兒童長新冠症狀持續時間較久,最常見症狀為呼吸道的咳喘、胸痛、疲勞。兒童罹患新冠後不擅長表達,會延誤病情,導致不舒服的時間更長。1名7歲的… 詳全文 >
-
疫情持續至今尚未減緩,不論是居家上班或居家隔離,許多人在家都悶壞了,期待已久的出國旅遊,還暫時無法成行,甚至有些人還出現焦慮失眠,除了心境上轉向正面思考、與親朋間保持聯絡外,還可以透過食物來… 詳全文 >
-
臨床上常見不少女性因為熱潮紅及盜汗,伴隨失眠焦慮,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前往就醫後發現是更年期惹禍。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黃琪雯表示,更年期歷經時間的長短、症狀嚴重程度與否,因人而異,日常飲食生…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會影響心理狀態,造成焦慮、憂鬱及創傷後症候群等疾患,也會影響運動狀態。什麼狀況下可以安全回到運動狀態?醫學界的共識是,新冠肺炎痊癒後至少要經過7天無症狀的觀察期,再回到運動狀態較為安… 詳全文 >
-
疫情壓力大,恐增憂鬱、憂鬱風險!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HA)2021年以17家企業、1萬1300名員工為對象進行調查的報告,高達78%的員工認為職場壓力會影響自身心理健康,也增加罹患憂鬱和… 詳全文 >
-
疫情影響心情及生活,腸胃也容易鬧脾氣!若這段期間心情焦慮、壓力大,時而便祕、時而腹瀉,備受腸胃問題的困擾,當心很可能大腸激躁症已上身。腸躁症與生理、心理及飲食等因素皆有關,程涵宇營養師提醒,… 詳全文 >
-
成人ADHD 患者通常會在12歲之前出現症狀。成人患者如果仔細回想,通常會表述從小就有相關症狀。如果小時候未就診或未被診斷出來,症狀持續到成人後,患者會覺得更困擾。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展的「成人… 詳全文 >
-
台灣約有30多萬名患者深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據統計,重度異膚患者年平均回診次數超過30次,面臨巨大就醫負擔。患者的心理影響亦不容小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丁淑敏秘書長表示,研究指出,中重度異… 詳全文 >
-
在床上翻來覆去、醒著好幾個小時睡不著、距離鬧鐘設定又只剩下幾個小時能睡。隨著時間一分分流逝,絕望的疲憊感和焦慮不斷上升,你也有這樣半夜失眠的困擾嗎?沒關係,根據一份最新全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詳全文 >
-
近來門診發現過年期間大家仍然關心疫情,但因熬夜過勞、心情焦慮,竟然帶狀疱疹發作。林新醫院皮膚科廖朝瑜主任提醒,曾經感染過水痘者、患有慢性病(糖尿病/腎臟病)以及50歲以上的長者,是容易得到帶… 詳全文 >
-
冬天日照減少讓人愁。而疫情又一波來到,恐怕會讓人在冬天愁上加愁。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2020年COVID-19大流行,使得憂鬰和焦慮人數悄悄上升,導致全球新增5… 詳全文 >
-
久治難癒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造成生活嚴重困擾!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醫師提醒,出現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三大症狀反覆發生超過6週… 詳全文 >
-
原本即有焦慮、憂鬱的人,對於周遭發生的任何一點動靜,都可能會感到特別敏感,於是出現症狀加劇的情況,包括失眠、心悸、胸悶等。阮綜合醫院身心科林奕萱醫師解釋,表示,發現有明顯的焦慮或憂鬱情緒時,… 詳全文 >
-
直到今年5月,台灣疫情開始有變化,本土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一開始小真以為會跟去年一樣匡列後就會緩和下來,沒想到會變得這樣嚴重,因此感到很不安,還有失眠的狀況,常睡不著。小真本來覺得自己是否過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