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會出現發癢、脫屑、流組織液、皮膚角質化等問題,需要治療之外,其實對於患者的心理與生活品質,例如可能有失眠、憂鬱焦慮等情況,也應該一併列入治療評估。臺灣皮膚科… 詳全文 >
-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 詳全文 >
-
出版社總編輯程鳳儀初次聽到我要寫「失業」主題,楞了一下,並且提醒我不要寫得灰暗與無望。然而在訪問過數十個失業案例,以及讀過有關失業的研究報告,我要跟大家說的話是,失業跟你想的不一樣!它不是一… 詳全文 >
-
這個世界過於喧囂,我們已經失去太多寶貴的東西。表面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但方便本身並不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反而是,我們湊合的地方愈來愈多,我們似乎特別急著把自己投入掙錢的行列中,除此… 詳全文 >
-
疚感是良心的一道防線,是一種遭受別人指責時所產生的慚愧不安感,或是與人互動時自覺表現不夠理想的感受。懷抱內疚感的人至少知道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對自己、對孩子都是一次改善關係的機會。 詳全文 >
-
33歲的李先生,常常分心、無法在工作時間內準時完成交辦事項,而感到氣餒,常常緊張、煩躁到失眠。直到與親友懇談與反思後,才理解自己從小就有這樣的特質,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求診蔣立德主治醫… 詳全文 >
-
我們曾說過,十八至二十五歲的成年初顯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難的階段。空虛、迷茫又焦慮,可以說是這個年齡層的人最普遍的感受了。其實,這與年輕人還沒有真正地找到自己有關: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未… 詳全文 >
-
假如你和大多數人一樣的話,那麼在假期的季節接近時,應該會覺得有點痛苦、害怕或不知所措。為什麼我們只為了日曆上的某一天,就在自己身上加諸這麼多壓力,逼自己只能有一種感覺? 詳全文 >
-
「為甚麼我這麼拚死拚活,卻還是做不好?」偶爾我們會遇到像這種怨天尤人的抱怨。而且,也只有這種人會說: 「為甚麼那些輕輕鬆鬆的人反而做得比較好?像我這樣賣命的人卻做不好?老天爺真是太不公平了!… 詳全文 >
-
近年來連鎖咖啡館一家接一家不停地開,在台灣要喝杯現沖咖啡唾手可得。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賴筳雅提醒,如果民眾同時在使用降血壓藥、抗黴菌藥、安眠藥、抗憂鬱藥等其他藥物,在咖啡因的… 詳全文 >
-
我相信在遇到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除了不知所措,有時也可能是焦慮、甚至生氣的,請你跟我一起故作鎮定,試著了解孩子可能哭泣的原因,如何讓孩子願意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在於事發之後,我們第一… 詳全文 >
-
Yazemeenah Rossi身兼攝影師、模特兒、母親、祖母等多重身份,即使邁入6字頭身材依然辣得像少女,身為法國女人,她自有一套美容保養秘訣,想像她一樣?這篇很值得筆記。 詳全文 >
-
生完孩子後,居然快樂不起來、覺得心情沮喪,我怎麼了?是產後低落,還是產後憂鬱呢?許多媽媽在迎接新生命到來時都需要時間適應跟調適,不自覺得會陷入到憂鬱的情緒中,一起來看看可以怎麼好好面對人生重… 詳全文 >
-
「正常」的想法可說是自我懷疑的根源,就心理層面而言,「正常」這個想法本身,甚至是有史以來,對現代文化最具破壞力的衝擊之一。因為在「我到底怎麼了?」這種連續不斷又十分普遍的負面評論之下,隱藏的… 詳全文 >
-
在古代,人們生活比較簡單,各種緊張壓力相對較少,古人總體上「洪福」少、「清福」多,日子比較清淨。我們現代人正好相反,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洪福」是多了,享「清福」的日子反而不多。當然,只要是「…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