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壓力大,恐增憂鬱、憂鬱風險!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HA)2021年以17家企業、1萬1300名員工為對象進行調查的報告,高達78%的員工認為職場壓力會影響自身心理健康,也增加罹患憂鬱和… 詳全文 >
-
疫情影響心情及生活,腸胃也容易鬧脾氣!若這段期間心情焦慮、壓力大,時而便祕、時而腹瀉,備受腸胃問題的困擾,當心很可能大腸激躁症已上身。腸躁症與生理、心理及飲食等因素皆有關,程涵宇營養師提醒,… 詳全文 >
-
成人ADHD 患者通常會在12歲之前出現症狀。成人患者如果仔細回想,通常會表述從小就有相關症狀。如果小時候未就診或未被診斷出來,症狀持續到成人後,患者會覺得更困擾。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展的「成人… 詳全文 >
-
台灣約有30多萬名患者深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據統計,重度異膚患者年平均回診次數超過30次,面臨巨大就醫負擔。患者的心理影響亦不容小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丁淑敏秘書長表示,研究指出,中重度異… 詳全文 >
-
在床上翻來覆去、醒著好幾個小時睡不著、距離鬧鐘設定又只剩下幾個小時能睡。隨著時間一分分流逝,絕望的疲憊感和焦慮不斷上升,你也有這樣半夜失眠的困擾嗎?沒關係,根據一份最新全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詳全文 >
-
近來門診發現過年期間大家仍然關心疫情,但因熬夜過勞、心情焦慮,竟然帶狀疱疹發作。林新醫院皮膚科廖朝瑜主任提醒,曾經感染過水痘者、患有慢性病(糖尿病/腎臟病)以及50歲以上的長者,是容易得到帶… 詳全文 >
-
冬天日照減少讓人愁。而疫情又一波來到,恐怕會讓人在冬天愁上加愁。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2020年COVID-19大流行,使得憂鬰和焦慮人數悄悄上升,導致全球新增5… 詳全文 >
-
久治難癒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造成生活嚴重困擾!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醫師提醒,出現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三大症狀反覆發生超過6週… 詳全文 >
-
原本即有焦慮、憂鬱的人,對於周遭發生的任何一點動靜,都可能會感到特別敏感,於是出現症狀加劇的情況,包括失眠、心悸、胸悶等。阮綜合醫院身心科林奕萱醫師解釋,表示,發現有明顯的焦慮或憂鬱情緒時,… 詳全文 >
-
直到今年5月,台灣疫情開始有變化,本土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一開始小真以為會跟去年一樣匡列後就會緩和下來,沒想到會變得這樣嚴重,因此感到很不安,還有失眠的狀況,常睡不著。小真本來覺得自己是否過度… 詳全文 >
-
疫情期間想要強化抵抗力,其中推薦安全又有效的最佳運動,就是走路。近期有一位來自英國國民健保署的家庭醫師指出,走路運動有5大好處,能夠增加自然殺手細胞,進而提升免疫力,以及有助消炎,甚至還能改… 詳全文 >
-
疫情期間想要強化抵抗力,其中推薦安全又有效的最佳運動,就是走路。近期有一位來自英國國民健保署的家庭醫師指出,走路運動有5大好處,能夠增加自然殺手細胞,進而提升免疫力,以及有助消炎,甚至還能改… 詳全文 >
-
雖然多數人每天都很認真生活,卻免不了在重複的日程中陷入「日常昏迷」的狀態。也許身強體壯、活動自如,但這不表示你真正地活著。混亂、分心、干擾、延宕、壓力、愈來愈快的生活步調與愈來愈多的要求,擠… 詳全文 >
-
確診者即使在醫院隔離病房,也不孤單!彰基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收治百多位COVID-19確診病患,除了有身心科醫師接受照會,病房護理站甚至透過廣播,讓情緒沮喪病人作運動、唱詩… 詳全文 >
-
隨著微解封的到來,很多人希望早日回歸「正常」的日子,可以去購物、逛街、聚餐消費。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微解封後,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開始消失,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擔心微解封恐釀成防疫破口。奇…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