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罹患中風與失智患者來說,透過中西醫合治,能得到不錯療效!台東馬偕醫院在年初中醫科成立之後,其中對於中風、失智患者在西醫治療後,由中醫接手後續復能的工作。近九個月來已有多位病人在行動及語言… 詳全文 >
-
我會失智嗎?「無聲期」先洞察風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有幸隨著現代醫療的發展,我們可早在失智症或大腦退化的「無聲期」就洞察風險,利用新穎的檢測,提早了解目前大腦健康狀況,進…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2020至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每100人就有8人罹病,失智人口已超過35萬人。臺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郭馥瑄醫師指出,中榮分析20位日照長… 詳全文 >
-
失語症是腦中風常見的合併症之一,恐造成患者嚴重語言功能障礙,經過醫師評估,透過高壓氧治療有助腦功能重啟。羅東博愛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何春生主任表示,高壓氧可能有助於改善慢性中風患者的運動和認知…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建立全方位的照護模式。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表示,耕莘團隊讓病人『治療時間不留白』—每次回院施打新藥的同時,也能… 詳全文 >
-
罹患巴金森氏症患者,如果服藥多年後出現藥效波動、異動症、幻覺或情緒失控等現象,有可能已達用藥瓶頸,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深部腦刺激手術。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千岱醫師表示,目前也有新一代的自… 詳全文 >
-
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阿兹海默型失智症治療用藥,此類單株抗體藥物能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斑塊;臨床顯示,用藥18個月可延緩約5至7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約等於減緩病程3成左右的惡化速度,為病人帶來… 詳全文 >
-
臨床上發現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年齡層越來越低,是什麼原因造成年輕族群也發生面部神經受損的疾病?中醫治療是否能扮演關鍵救援角色?周大翔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有黃金期,病發後越早介入治療… 詳全文 >
-
腦中風不僅影響肢體功能,吞嚥困難(Dysphagia)更是常見的後遺症,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若導致吸入性肺炎,造成家庭與醫療系統沉重負擔。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 詳全文 >
-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醫師指出,偏頭痛並非一般頭痛,而是一種需要精準治療的神經系統疾病。許多國人仍存有「依賴止痛藥即可」的迷思,但事實上,「預防性治療已是偏頭痛的新…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