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單一SMN1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運動功能退化的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持續進行性退化,影響坐立、行走、說話與吞嚥功能,嚴重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詳全文 >
-
自閉症治療露曙光!林口長庚醫院最新使用Theta叢集性經顱磁刺激術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每週2次、連續8週,證實可顯著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功能,且治療效果可維持4週。這項發現也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曙…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台灣中風發生率,在36歲以上人口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若以台灣地區36歲以上人口數接近1,000萬,每年的腦中風初次發生數約為3萬人,腦中風可能留下多種後遺症。事實上… 詳全文 >
-
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郭昭宏醫師表示,輕量化無標記動作捕捉這項系統技術在動作分析和醫療領域展現出極高的潛力。它能夠優化健康運動員的訓練,提升表現;為運動傷害患者量身定制復健計畫,加速… 詳全文 >
-
近日寒流來襲,多人因寒流猝逝,在氣溫驟降時,容易引發血管突然劇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病)的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平時應保養打好底子,才能應付突發的風險。特別是年… 詳全文 >
-
為響應「世界腦健康日, World Brain Day」(7月22日),並促進全民對腦健康的關注,「台灣腦健康協會」於2月14日舉行成立大會。協會以推動腦神經疾病的預防、治療與研究為核心目標… 詳全文 >
-
今年春節期間,水里急診救護站的病患數量激增,較往年增加5倍,春節期間,1名病患因癲癇發作送至救護站,當時病人全身抖動、牙關緊閉、眼神上吊並失去意識,醫護人員即時施以抗癲癇藥物,成功穩定病情,… 詳全文 >
-
中風患者要把握三至六個月的復健黃金期,才能有助重拾生活!實證醫學搭配經顱磁刺激科技輔助復健,能提升復健治療效果!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復健科陳弘洲醫師表示,中風治療的目… 詳全文 >
-
結節硬化症是一種會影響多種器官的罕見疾病,主要因為病友體內類似控制細胞生長的煞車基因TSC 1 及TSC 2出了問題,導致神經組織細胞與髓鞘形成不良,於身體多處出現「結節」般的小腫瘤。文獻資… 詳全文 >
-
本周一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篇研究,指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已經能夠穿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進入人類…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