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不僅可能會造成動脈硬化,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也會發生在肺循環,造成「肺高壓」。成大醫院副院長許志新醫師指出,一旦走路容易喘、咳嗽好不了,或運動時呼吸困難,或下肢腫等症狀,要小… 詳全文 >
-
為什麼同樣的身高體重,有人看起來緊實結實,有人卻顯得鬆軟臃腫?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不在體重數字或是BMI,而是「體脂肪」,甚至要進一步考慮… 詳全文 >
-
很多人以為心臟病發作會像電影裡演的那樣——猛然捂著胸口、倒地不起。但實際上,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常常被忽略,延誤就醫時間。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心臟… 詳全文 >
-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 6000人。值得注意的是,肺阻塞病患在急性惡化發生期間及之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會顯… 詳全文 >
-
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FAP),是一個罕見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主要是一群類澱粉原纖維(amyloid fibrils)的蛋白質失去原本正常結構和功能,異常堆疊並沉積於組織及器官,… 詳全文 >
-
臨床上可將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和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兩者在病因、治療與預後上略有差異,但都對病人的生活品質皆有明顯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 詳全文 >
-
對於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器除了可以供給較高濃度的氧氣,還能幫忙病人換氣、分擔心臟的負荷、爭取治療時間,讓肺功能有機會恢復。但長期依賴呼吸器可能導致呼吸道損傷、感染與吞嚥困難、活動受限。衛福…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透過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能有效打通阻塞血管。然而,這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仍存在一個潛在風險—支架再阻塞。臺北市立聯合…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已連續超過15年高居國人第二大死因,平均每23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臟衰竭不僅發作時間難以預測,更會導致患者頻繁出入醫院,造成醫療量能緊繃、照護者及患者生活品質受衝擊…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心臟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控制不佳又肥胖的人,要小心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台灣心肌梗塞學…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