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超越癌症!其中,高血脂初期症狀不明顯,被視為健康隱形殺手。根據調查,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達3成,國民健康署提醒,可透過「控脂4招」遠離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包括… 詳全文 >
-
二尖瓣閉鎖不全嚴重時,這種狀況會讓心臟血流輸出不足,導致水腫、喘促、運動能力受限等心臟衰竭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休克,甚至有生命的危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二尖瓣緣對… 詳全文 >
-
春節寒意漸濃,泡湯成了不少人放鬆的首選。然而,您知道嗎?泡湯的同時也可能潛藏健康風險,特別是「熱休克」的發生,對於某些族群而言,更可能引發致命危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指… 詳全文 >
-
AI智慧醫療新科技為醫療帶來突破性進展,尤其「AI人工智慧心電圖判讀平台」可在短短20秒內,揪出50種心肺疾病,像是及早發現心律不整,預防發生中風、心肌梗塞。三軍總醫院早在小琉球推動一項社區… 詳全文 >
-
心室顫動是最致命的心律不整,約占成人突發性心臟停止的40%。臺中榮總於今年1月7日完成台灣首例EV-ICD (以下簡稱EV-ICD)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為1名22歲的年輕患者成功植入這… 詳全文 >
-
許多人有血壓高而不自知,沒有症狀(超過75%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的患者依然沒有感覺不適)而沒就醫。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徐漢仲主治醫師表示,高血壓也對許多標的器官會有損傷,如腎臟病,目前高血…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的致死率持續攀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發作的黃金救治時間極為重要,尤其消防救護單… 詳全文 >
-
「血管鈣化」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見的主要挑戰,嚴重鈣化會導致血管狹窄、限制血流,並增加心臟冠狀動脈或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而傳統治療手段(如氣球擴張或鑽石旋磨術)有血管破裂等高風險的併發症;安南醫… 詳全文 >
-
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也是現代文明病之一。恐慌症患者會經歷反覆的恐慌發作,且影響生活功能。恐慌為突發的、強烈的焦慮型式,伴隨以下症狀:最常見是胸悶、頭暈、心悸、呼吸困難(包括呼吸急促與吸不到… 詳全文 >
-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指身體四肢的動脈因動脈硬化而變窄,導致血流減少,特別是腿部和手臂。這種病症不僅影響活動能力,還可能引發其他嚴重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