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僅7歲的女童露露(化名)因被傳染流感,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腦部受損嚴重且持續意識昏迷,馬偕醫院跨團隊進行器官捐贈討論會議下,雙親決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完成心、肝、腎器官捐贈… 詳全文 >
-
「心房中膈缺損(ASD)」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發生的機率約1/1500,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也可能發生。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表示,這種疾病若不及時處理,日後恐出現肺動脈高壓、… 詳全文 >
-
夏天不斷飆高溫,小心血壓也會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中風、心肌梗塞跟著來!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表示,為了及早預防高血壓,應養成每日測量血壓的習慣,尤其是高血壓病人,請務… 詳全文 >
-
在心臟結構中,有一扇精密的門稱為主動脈瓣,它讓血液在心臟和身體之間自由流動。然而,有時候,這扇門的葉片,稱為瓣膜卻沒有如預期般緊密閉合,讓一些血液逆流回心室,這就是主動脈瓣逆流。國泰綜合醫院… 詳全文 >
-
氣溫持續攀升,在極端高溫下,如果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身體脫水與電解質失衡,提高心肌梗塞風險!高溫下,人體若無法有效散熱,體溫會迅速升高,也會導致熱衰竭及熱中暑。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成人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在老年族群,發病率高達8%。心房顫動,顧名思義,就是心房出現快速而不規律的電氣活動,導致心臟不規律跳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針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如今已經有心治療新選擇: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症狀能獲得大幅改…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不僅容易造成中風,也可能由於異常的心臟電氣傳導,使左心房不規則顫動,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左心耳內血栓!輔醫心血管醫學部心臟內科團隊,日前順利執行左心耳封堵術,病人也在醫護團隊的悉…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民國111年國人的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這5項皆是心腎症候群。心臟科專家徐千彝主任提醒,… 詳全文 >
-
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先天性心臟病以外,還包括:缺血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以及心肌病變。其中,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有猝死危險。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易達醫師提醒,患…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