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易讓青少年面對壓力產生焦慮情緒,台南市立醫院胡慧芳醫師表示,青少年容易出現焦慮情緒,而焦慮是一種面對壓力的反應之一,適度的焦慮本身並非病態,反而可能是一種進步的原動力,但當壓力過後, 詳全文 >
清明節4天連假第一天,國道等主要幹道塞爆了,若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不耐塞車可能出現暴怒情緒,反而增加車禍風險;此外,建議上路前應了解路況,尤其車上有婦女小孩者,最好有休息站就暫停上廁所,以免憋… 詳全文 >
別以為寶寶還小對周遭事物都沒有反應,或是長大也都會忘得一乾二淨;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研究就發現,即使寶寶處於睡眠狀態,大腦仍會對憤怒、生氣的聲音語調有… 詳全文 >
美女律師靠偷竊舒壓遭警方逮捕,引起輿論一片譁然。精神科醫師江漢光指出,病態性偷竊是「控制慾念障礙症」的其中一種,本身有抑鬱症等情緒問題,或生活壓力過大的人,均屬偷竊癖的高危險族群。不過,現時… 詳全文 >
許多人感到煩躁、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吃甜食、炸物或是喝含糖飲料,來得到一些舒緩,不過董氏基金會提醒,這樣的吃法只是暫時滿足口慾,其實吃多了高油糖鹽食物,不僅會給身體壓力,近年許多研究發現,還… 詳全文 >
現年不過34歲的英國女模特兒艾莉西亞杜瓦爾(Alicia Douvall),近日坦言自己從17歲開始便走上整形不歸路,到現在17年間她已花了100萬英鎊(約台幣4533萬元)在整形手術上,包… 詳全文 >
近年來自閉症兒童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在美國8歲的兒童中,平均約每88人中就有1名有自閉症傾向;此外,近日發表在美國權威期刊上的新研究更發現,自閉症風險與父親、祖父的生活型態有密切關聯,如果男性… 詳全文 >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顯示,國內約有500萬人長期飽受失眠之苦,平均每4人就有1人,而喝酒、睡前看電視和負面思考都是造成精神緊繃、失眠的原因,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林杰民提供「好睡十句訣」讓… 詳全文 >
春天是躁鬱症好發季節,因此在古時候有所謂「桃花癲」的說法。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廣鵬醫師提醒,躁鬱症是精神疾病中病程比較良性的一種,且容易有復發傾向,造成認知與社會職業功能逐步退化,建議患… 詳全文 >
近2周「八里雙屍案」、「公廁醃頭案」引起社會關注,尤其因犯案手法特殊、加上遲遲無法將兇手定罪,更引起媒體瘋狂追逐案情。精神領域的專家指出,這類畫面大量曝光可能影響心情,尤其兒童可能因驚嚇而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