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愛吃麻辣鍋,1年4季都是老饕的最愛。不過,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楊淑惠博提醒,麻辣鍋湯頭堪稱是鍋中的「熱量王」,平均1人份、1200cc麻辣鍋,再加上1碟沙茶沾醬,加上肉類、魚餃、及鴨… 詳全文 >
-
對於多囊性腎病變患者來說,初期沒有典型症狀、驗小便也檢查不出來。腎臟科何健明醫師提醒,「年輕型高血壓」是這類遺傳性疾病的警訊,除了治療高血壓,也要進行腎臟超音波檢查以及抽血注意腎功能變化,以… 詳全文 >
-
受到久坐、不愛運動和吃太油的關係,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的比例正逐年攀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建議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若發現有高血壓問題,可透過飲食改變和多… 詳全文 >
-
東方女性怕曬黑,總是避陽光唯恐不及,甚至視曬太陽為傷害皮膚、不利健康的事情,其實適當的日曬是對身體很好的天然保養方式,英國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每… 詳全文 >
-
51歲上班族許小姐,因工作需求長時間打電腦,加上習慣熬夜,結果因突發性右眼視力模糊,急診就醫,視力僅存0.05。楊昌叔醫師提醒,眼中風是因視網膜靜脈受硬化動脈壓迫血流阻塞,或產生血栓,若導致… 詳全文 >
-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賴志泓醫師表示,居住新北市中和的65 歲的林先生,有高血壓病史,日前在騎單車的時候忽然暈倒失去意識,送到雙和醫院急診室仍呈現昏迷狀況,由於呼吸微弱,每分鐘心跳不到40下,… 詳全文 >
-
許多爸爸、媽媽常有圓滾滾的肚子,腰圍總是一年比一年更驚人,要注意了,腰圍可是身體健康狀況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毫無顧忌的任憑身材走樣,健康也將大受影響,慢性病如高血壓等也都容易找上門。 詳全文 >
-
Q:每天的血壓值高高低低,在什麼狀況之下,就得開始吃降血壓藥?傳統做法在經過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後三至六個月,如果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之內,那麼就得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但王宗道表… 詳全文 >
-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吃食物」和「吃藥物」,是控制血壓最重要的關鍵,由此可知,吃和高血壓的關係密切。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天還是把… 詳全文 >
-
Q:吃太鹹或是鹽分攝取過多,為什麼和人數占9成的原發性高血壓有關係?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續發性高血壓」兩大類,其中原發…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國民健康局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年輕族群鈉攝取量超標,加上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每12個e世代年輕人(20-39歲…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雖然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醫師提醒,「外瘦內胖」者依然會罹患高血壓,主要是體脂肪BMI超過標準,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將大為增加。 詳全文 >
-
台中醫院副院長、婦產科醫師黃元德表示,台中一名罹患高血壓的邱姓婦女,6年前產下第一個寶寶時的收縮壓曾狂飆至300 mmHg,去年懷孕初期的血壓也高達190 mmHg,是妊娠毒血症的高危險族群…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鐘玄夫指出,高血壓不是不能補,治療高血壓莫忘「虛實見證」,只要辨證得當,不須害怕補益之法。不過,高血壓虛實見證交錯複雜,患者難以自行判… 詳全文 >
-
農曆9天連續假期將屆,高血壓患者「5要」過好年!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科江福田指出,台灣罹患高血壓約有400萬人,隨著年齡增長,罹病的比率大幅增加,6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有1/3是高血壓患者,高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