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食族飲食講求方便快速,經常將即食湯品加熱水沖泡當作主要食物來源,不過董氏基金會調查市售即食湯品,發現近1/4產品的鈉含量達720毫克以上,約占每日攝取量上限的3成,長期攝取「鈉」過量,可能… 詳全文 >
-
乾癬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積極治療,造成憂鬱自殺高風險出現。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乾癬如同糖尿病、高血壓,接受適當的治療後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建議患者應透… 詳全文 >
-
在腎臟內科門診中,水腫是常見症狀;臨床上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水腫,基本上,前者與腎臟較無關連,但全身性水腫,就有可能腎臟出現問題。特別是慢性腎臟病雖然症狀不典型,較難早期發現,但民眾若發現自己… 詳全文 >
-
台灣洗腎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位,平均每1.2小時,就有1名新增洗腎患者,推估慢性腎臟病第3期至第5期病人,更高達115萬人,超越糖尿病的百萬人口,儼然成為新國病。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醫師指… 詳全文 >
-
國人聞癌色變,但若罹患兩種癌症,開兩次刀,對患者確實是一大夢魘。不過,亞東醫院泌尿科鍾旭東主任醫師利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替1名69歲郭姓病患進行微創腫瘤切除術,6個小傷口切除2種癌與膽結石, 詳全文 >
-
頭暈想吐、走路不穩,原以為是天氣太熱引起中暑嗎?當心是小腦中風找上門!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醫師吳國棟醫師指出,小腦中風雖佔少數,但由於病程發展快速,恐傷及腦幹,萬萬輕忽不得,日常…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罹患高血壓的比例約有二分之一。高血壓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像是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千萬不可輕忽。其實,高血壓可以控制,除了聽從醫囑按時服藥以外,也… 詳全文 >
-
國人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往往攝取過多鹽分,導致血壓控制不佳,且高血壓更是去年十大死因的第八名。營養師林佩蓁建議,控制血壓應採「得舒飲食」,吃粽子時也可應用這項飲食原則,將高纖的食材替換入粽子內… 詳全文 >
-
陳文鍾醫師提醒,不論是居家或在公共場所量血壓,要避免4大NG行為。若血壓超過警戒值,建議應尋求醫師診治,判斷調整生活習慣即可或已經需要用藥;若是已經在服藥的高血壓患者,必須與醫師討論,視情況… 詳全文 >
-
我國便利商店密度非常高,除了提供多項生活必需品,目前也有575家門市肩負「健康小站」的任務,協助顧客量血壓,日前在宜蘭有一名忙於賣麵的太太,在店員的提醒下量血壓,發現超過標準值甚多,就醫後得… 詳全文 >
-
現代人三餐老是在外、油脂攝取過高又缺乏運動,普遍有肥胖、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不過隨著保健意識抬頭,也有不少民眾吃紅麴「清血路」、降低壞膽固醇、改善新陳代謝、預防三高慢性病。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 詳全文 >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希望青少年們從滿18歲的那天測量生平第一次血壓,抽血檢驗膽固醇,瞭解自己身體密碼,送給自己一份最佳的成年禮。 詳全文 >
-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幸榮表示,針對「頑固型高血壓」患者,醫界已有「腎交感神經阻斷術」,能消除交感神經對於血壓造成影響,達到良好控制血壓的目的。患者不但血壓即可漸漸下降,甚至有機會不用服… 詳全文 >
-
高血壓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卻很需要長期用藥穩定血壓,中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秀梅提醒如果自行停藥,又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常常熬夜、吸菸喝酒,恐怕引起二次高血壓,容易併發腦出血或中風,預後狀況通… 詳全文 >
-
年輕男性重口味,鈉攝取量嚴重超量!衛生署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不過調查顯示,男性鈉攝取量普遍偏高、且年紀愈輕愈嚴重,國、高中男生每天的鈉攝取量,超過建議值2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