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好心」,站著上班。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公共衛生專家建議,經常久坐的上班族最好每天至少站立工作1小時,有助預防肥胖和心臟病。 詳全文 >
-
你喜歡吃醃製品、喝湯、吃泡麵嗎?小心這一些食物隱藏高鈉,使健康亮紅燈變「鹽」重!根據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若每日鈉攝取量達6000毫克,相當於2碗泡麵的鈉含量,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1… 詳全文 >
-
主要原因是紅酒可以升高好膽固醇、減少血小板凝集、幫助血管暢通,更且紅酒裡的多酚含有大量的白藜蘆醇,具有強力抗氧化作用,可以減緩發炎激素或高血糖引發的血管內皮傷害,這是其他白酒或啤酒所沒有的優… 詳全文 >
-
醫學研究人員在丹麥的格陵蘭島觀察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島民飲食含大量脂肪,包括每天吃大約500克油膩的魚和鯨魚肉,但當地居民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卻不高。自此發現,如果能攝取適當數量的魚類,較少… 詳全文 >
-
102年台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連續33年高居榜首,跟慢性疾病相關的死因佔了7項,其中又以糖尿病死亡人數上升1.2%,其餘死亡人數均下降。另外,十大癌症排名則以肺癌繼續蟬聯第一,平均每1… 詳全文 >
-
不管你是否常去健身房或經常慢跑,只要你整天超過6小時在辦公室、在車子裡、在沙發上坐著,你就讓自己陷入癌症、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早死的危機。 詳全文 >
-
香菸裡的化學物質能直接破壞血管內壁,尼古丁會使心跳加速、血壓增高。國外研究發現,抽完兩根菸後,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升高平均10毫米汞柱,直到抽完菸約30分鐘,尼古丁的影響逐漸消退時,血壓才會慢… 詳全文 >
-
早在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長期追蹤研究便指出,因為親人或好友過世的哀傷情緒,與心肌梗塞發作有顯著關連。當一個人失去摯愛親人之後的頭24小時內,發生心臟病機率,比平時高14倍;第三天則高出6倍… 詳全文 >
-
許多人刷牙時流血,或有牙齦腫脹的問題,常誤以為是火氣大、疲累造成的,卻不知已經得了牙周病,牙齒的牙齦、牙周韌帶、齒槽骨等牙齒周圍組織遭細菌破壞。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任其惡化的話可能禍害心臟。 詳全文 >
-
肥胖只是身材不夠窈窕,很難買到合身衣服?錯錯錯,現在肥胖已經正式被美國醫學會認定是一種「疾病」,肥胖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需要積極預防及治療。 詳全文 >
-
如果父母或近親在年輕時就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自己日後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就會比沒有家族病史的人來得高。說得更詳盡些,如果父親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過冠狀動脈疾病,罹病… 詳全文 >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於3月間,針對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族群(7成)和少數一般民眾(3成),共收集1299筆問卷,結果發現14.9%受訪者瞭解冠心症的致病風險因子,其中對… 詳全文 >
-
心臟病與中風發作總是說來就來,且常常在夜深人靜的半夜,或是清晨時刻發作,令人措手不及。為什麼這類突然發作的病症,總挑時刻突襲呢?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心血管病變與身體的一種蛋白質分解有… 詳全文 >
-
初春正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猖獗的季節,2歲以下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需更加注意,一旦感染很容易引發肺炎甚至呼吸衰竭,致死率高於一般病童數倍。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單一心室盛行率則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7%-8%,1萬名新生兒大約有4至8位是單一心室患者。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李必昌主任表示,陳小妹因右心室發育不全,血流經右心房直接接左心室再接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