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父母或近親在年輕時就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自己日後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就會比沒有家族病史的人來得高。說得更詳盡些,如果父親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過冠狀動脈疾病,罹病… 詳全文 >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於3月間,針對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族群(7成)和少數一般民眾(3成),共收集1299筆問卷,結果發現14.9%受訪者瞭解冠心症的致病風險因子,其中對… 詳全文 >
-
心臟病與中風發作總是說來就來,且常常在夜深人靜的半夜,或是清晨時刻發作,令人措手不及。為什麼這類突然發作的病症,總挑時刻突襲呢?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心血管病變與身體的一種蛋白質分解有… 詳全文 >
-
初春正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猖獗的季節,2歲以下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需更加注意,一旦感染很容易引發肺炎甚至呼吸衰竭,致死率高於一般病童數倍。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單一心室盛行率則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7%-8%,1萬名新生兒大約有4至8位是單一心室患者。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李必昌主任表示,陳小妹因右心室發育不全,血流經右心房直接接左心室再接肺… 詳全文 >
-
一名體重僅有1350公克的小小早產兒「林小妹」,卻在接受心導管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後,恢復正常心臟功能,日後也不用再進行相關的手術,讓剛當爸爸媽媽的林姓夫妻欣喜若狂。這起病例也創下國內心導管治… 詳全文 >
-
過去普遍認為一天要喝8杯水約2000c.c.才能補充身體所需足夠的水份,不過近來不少醫學報告都發現,2000c.c.只是基本的建議量,真正的喝水量還是要因個人體質與運動量而改變。根據美國《華… 詳全文 >
-
與心愛的人吵架會讓人心碎,這不再是危言聳聽。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心碎」再也不是想像當中的了,因為與愛人吵架真的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詳全文 >
-
心臟病也有很多種,其中算得上是生活習慣病的就是缺血性心臟病。這是因為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到心臟,氧氣和營養無法送達,造成細胞死亡的疾病。狹心症與心肌梗塞都屬於此類。 詳全文 >
-
冬季是腦中風好發的時節,中老年人必須多加留意,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臟病的病人更需多加注意。若發現自己有頭暈、走路不穩等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千萬別輕忽,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令國人相當恐懼,除了飲食注意低鹽、低油、高纖等基本原則,避免誘發之外,又該如何從平日飲食中吃出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呢?中醫師彭溫雅指出,洋蔥番茄鮭魚就是一道簡易的養生料理,番茄含有茄… 詳全文 >
-
日前美國FDA提案往後在加工食品中禁止含反式脂肪,以減少美國人罹患心臟病和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雖然法案還未正式上路,但若成為明文規定之後,有不少民眾愛吃的食物恐怕將不再能同樣美味,美國《時… 詳全文 >
-
心臟不好時,可能會有朋友熱心提供「吃素不會得心臟病」、「吃心補心」的飲食建議,但真是如此嗎? 小心,千萬不要被迷思牽著走! 詳全文 >
-
過重會提高罹患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以及其他十二種以上疾病的風險,包括乳癌、大腸癌,以及食道甲狀腺、腎臟、子宮、膽囊、胰臟、皮膚等癌症,含有和血液、免疫系統相關的癌症,如白血病、… 詳全文 >
-
遠離心血管疾病,常吃石榴就對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石榴中的植物化合物多酚類(punicalagins),能降低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對心血管系統的傷害,有助於減少心臟…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