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旅行,讓自己歸零、再出發,在旅行中放下原本的「習慣」,融合當地的生活,在旅程移動中,讓自己練習尋找路線、找出自己喜歡的模式,透過旅行來獲得心靈與精神的享受。 詳全文 >
-
今5月7日於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國際會議廳,有一場由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所組成的爵士樂團的7位音樂家,所舉行的溫馨的「我們與善的距離音樂會」母親節感恩音樂會義演活動。現場有將近170名病人觀… 詳全文 >
-
憂鬱症患者本人「想治癒」的意願固然重要,但在後方支援的家人其力量也同等重要。家人必須要正確地認識憂鬱症。對憂鬱症的無知或偏見,都會帶給患者壓迫感、絕望,甚至自我否定的想法。 詳全文 >
-
小創傷是大多數人根據生活經驗,以浮動計算法發展出來的項目。小創傷會發生,是源於日常生活中隱藏或未被承認的事件。小創傷的出現,是因為情緒虐待,或是忽視,包括微妙和明顯的忽視。 詳全文 >
-
會得憂鬱症與「本質」有關,所以藥物是治不好的,不久前還有許多人持有這樣的觀念。或是認為病由心生,會生病是因為受到情緒影響,病情是隨著患者的心情而產生變動、因為沒有毅力才會生病等這樣的偏見。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104年統計,台灣一年就診精神科人數逾250萬人,而精神疾病在近年無論是身心障礙證明領取數,或是健保二十餘萬的重大傷病卡人數,成長速度名列前茅,緊追其他慢性病人數, 詳全文 >
-
我出生在一個佛洛伊德式的家庭,家中的價值觀也是「心靈勝於物質」。我母親是學校的諮商人員,父親是精神科醫生。他們相信我能夠、也應該用智慧的洞察力來控制自己的感受。家裡很少討論情緒這件事,如果有… 詳全文 >
-
當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麻煩、擔憂、衝突或其他負面模式,我們可以選擇一位可靠、願意支持自己的人,請他跟我們談談。核心問題並不會直接以「重大問題」的模樣出現在我們眼前,一開始多半會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麻… 詳全文 >
-
自殺議題的處理並非僅限於專業心理衛生工作人員,而是人人都能扮演並擔任自殺守門員的角色,因為我們相信一部份選擇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是藉由「自殺」的行為或企圖來對外在世界傳… 詳全文 >
-
治療憂鬱症時常用的SSRI類藥劑,就如序章所說,是能夠提高突觸間隙中血清素濃度的藥物。只要服用這種抗鬱劑,症狀通常一到兩週就會好轉,因此憂鬱症才會被認為是單純因大腦血清素不足所引發的疾病。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