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力是介於恐懼和情緒之間,有點像是聯繫兩者的橋梁。恐懼激發了名為「壓力」的心理變化,而壓力產生的能量則透過不同的情緒釋放。恐懼不只讓我們確認了壓力是什麼,還將「抵抗或逃跑」的原始反應與「跨越… 詳全文 >
-
我們總是在想生活中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很少花時間去想生活中有多少福賜。當然,有的時候分析做錯的事是有道理的,它使我們從經驗中獲取教訓,使我們未來不再犯;然而,這種聚焦在負面事件的習慣會使我們… 詳全文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在2020年會造成人類失能前10名的疾病,第一名就是憂鬱症。因此,如何有效防範負面情緒持續糾纏,導致憂鬱上身,是忙碌現代人必學的課題!日本精神神經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 詳全文 >
-
面對憂鬱中的人,我們該怎樣關心?怎樣陪伴?這是很多人有的疑惑,面對身邊越來越高比例的人經歷失落、悲傷,有些親朋好友也有過茶不思飯不想的階段,平常看起來樂觀開朗的人,遇到重大創傷事件,也會有正… 詳全文 >
-
利用旅行,讓自己歸零、再出發,在旅行中放下原本的「習慣」,融合當地的生活,在旅程移動中,讓自己練習尋找路線、找出自己喜歡的模式,透過旅行來獲得心靈與精神的享受。 詳全文 >
-
今5月7日於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國際會議廳,有一場由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所組成的爵士樂團的7位音樂家,所舉行的溫馨的「我們與善的距離音樂會」母親節感恩音樂會義演活動。現場有將近170名病人觀… 詳全文 >
-
憂鬱症患者本人「想治癒」的意願固然重要,但在後方支援的家人其力量也同等重要。家人必須要正確地認識憂鬱症。對憂鬱症的無知或偏見,都會帶給患者壓迫感、絕望,甚至自我否定的想法。 詳全文 >
-
小創傷是大多數人根據生活經驗,以浮動計算法發展出來的項目。小創傷會發生,是源於日常生活中隱藏或未被承認的事件。小創傷的出現,是因為情緒虐待,或是忽視,包括微妙和明顯的忽視。 詳全文 >
-
會得憂鬱症與「本質」有關,所以藥物是治不好的,不久前還有許多人持有這樣的觀念。或是認為病由心生,會生病是因為受到情緒影響,病情是隨著患者的心情而產生變動、因為沒有毅力才會生病等這樣的偏見。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104年統計,台灣一年就診精神科人數逾250萬人,而精神疾病在近年無論是身心障礙證明領取數,或是健保二十餘萬的重大傷病卡人數,成長速度名列前茅,緊追其他慢性病人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