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憂怒鬱悶,疾病顯化出來的位置,經常是集中在心胸這一個區塊。中醫稱乳岩、乳毒,起因為憂思鬱結,所願不遂,導致肝脾氣逆、經絡阻塞。西醫的角度來看,要預防乳癌的復發與轉移,除了定期檢查追蹤外… 詳全文 >
近期很受歡迎的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劇中消防員志遠,小時因自己玩火造成火災,導致哥哥過世,內在很自責,卻因害怕,沒有把真相說出口,在心理埋下創傷種子…,掀起大家熱烈討論「創傷壓力症候群」… 詳全文 >
本土疫情爆發後,防疫緊繃的心情,如同身處壓力鍋,不僅容易導致焦慮、憂鬱或失眠,長期下來還可能使身體的「壓力荷爾蒙」過高,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影響健康。一位來自美國的瑜伽教練示範一套5分鐘的… 詳全文 >
偶爾我們都會感到筋疲力盡,2020年又面對到疫情衝擊,最新的心理統計,超過80%的人都在2020年趕到壓力更大、時不時會有負面的焦慮情緒….。如果你最近因為焦慮、滿滿的負面情緒而覺得喘不過氣… 詳全文 >
今年五月份開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隨著第三級警戒時間也延長,造成全國各級學校延長停課直接到暑假,所以許多學校就利用線上舉辦遠距畢業典禮,雖然畢業生無法到校感受畢業典禮的實況,但是至少可以… 詳全文 >
防疫三級警戒已超過一個月,不少人感到身心煎熬,根據一項線上「COVID-19疫情煩心自我評估」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女性的情緒反應較男性來得嚴重,恐慌、緊張和煩躁比率較高!值得注意的是,「新冠失… 詳全文 >
防疫天天居家辦公WFH,還必需時時刻刻緊盯疫情,導致許多人出現焦慮失眠,甚至白天容易疲倦、頭痛等症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4大防疫養生法,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 詳全文 >
天氣好熱快中暑,防疫壓力大、好焦慮,感覺特別燥熱疲勞嗎?不少人開始出現「夏天疲勞症候群」,居家每一天也似乎有Sunday Blue的症狀。想要緩解心理壓力,除了補充營養素之外,台北榮總玉里分… 詳全文 >
既然自憐有害,為什麼我們還那樣做?為什麼有時我們那麼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甚至覺得怨嘆還頗能自我安慰?憐憫是傑克父母的防禦機制,目的是為了避免兒子和他們自己以後遭遇更多的傷害。他們把焦點放在他再… 詳全文 >
夏日炎炎,許多民眾會發現,自己在入睡時刻因為感到頻冒汗燥熱,而難以進入夢鄉,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可能半夜又熱醒,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康涵菁中醫師提醒,如果未加以改善,可能釀成長期失眠。針對失眠,…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