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OVID-19疫情持續緊繃,在短短10天內爆發了逾3000件本土案例!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承受巨大的壓力。有護理師說:穿上全套的兔寶寶(防護衣),無法喝水也無法上廁所;還有醫師說:為… 詳全文 >
「你罹患的是……急性前骨髓細胞白血病。」「我終於知道身體長期不舒服的原因了!」得知罹癌的當下,我居然是開心的,因為身體長期的不舒服終於找到了原因。沒有悲傷、沒有憤慨,只感覺像是一顆巨石重重的… 詳全文 >
2017年的冬季,我確診罹患荷爾蒙型乳癌第3期,因此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接著開始化療。經過兩年多追蹤,2020年7月進行了乳房重建與淋巴重建。癌友們正在經歷的,我也經歷過,但因為我非常愛美,為… 詳全文 >
母親節即將來臨,想好要準備什麼禮物給伴侶或是媽媽?家務分擔也是個不錯的禮物選項!近年我國雙薪家庭比例持續提高,兩性都須為家庭而參與勞動,家務分配平均嗎?是否曾因承擔家事與另一半發生爭吵,即使… 詳全文 >
當我們遭遇罹癌、分手、失落、重大失敗,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感覺。會有憂鬱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和抗壓性是沒關係的!當我們的神經迴路產生異常,大腦的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異常時,我們便無法輕易控制不… 詳全文 >
大部分承受父母的情緒勒索與控制困擾的孩子,往往擁有與自己過於緊密的母親,以及過於疏離的父親。因為父親的缺席,你不自覺得成為母親的情感支持者,以及各種家庭問題的解決者。 詳全文 >
科學家發現,當一件事情能讓人「上癮」,往往是它會刺激大腦分泌出很多有正向激勵的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啡肽等,會讓你感覺很好,從而堅持不斷地做下去,以獲得更多的此類獎勵。 詳全文 >
身處疼痛之中的人們常感覺自己彷彿對疼痛一點控制能力也沒有,研究顯示45%長期疼痛者會形成一種以上達診斷標準的焦慮疾患。長期肌骨疼痛、嚴重燒傷和其他會造成疼痛的病症來源,像是纖維肌痛症、癌症和…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統計,最新2020年兒少保護通報數82,713件,再創歷史新高,家扶基金會推動「用愛包圍」募款計畫,邀請全民一起終止兒虐事件傳染,讓微笑童年重現。 詳全文 >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北漂奮鬥,和家人相聚時間越來越短。要怎麼做,才能維繫和父母的感情呢?雖然現在人人都有手機,視訊聊天也很方便,但很多時候,你可能拿起電話又會放下,覺得自己還沒準備…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