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鬱鬱寡歡、對什麼事都提不勁?當心,恐是罹患憂鬱症的前兆!專家表示,想要擺脫憂鬱情緒,除了多培養自身興趣、找到合適的紓壓方法外;適度改變日常飲食內容,多攝取富含色胺酸、多巴胺等有助「快樂荷… 詳全文 >
新北市吳姓單親親媽今年2月在摩鐵勒斃2名子女後,吞安眠藥後傳簡訊給前夫,稱要與孩子共赴黃泉,被前夫救回,一審遭判死刑。判決一出,引發論戰。此篇文章為筆者試著用精神醫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 詳全文 >
在感恩節的前夕,由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所承接的「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於11月25日上午舉辦「精長關懷,感恩有你」精障病人感恩活動,邀請大家一同來認識及關心精神疾病及長照議題。 詳全文 >
失業,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即使是二十、三十幾歲的未婚子女,一旦失業,愁雲慘霧的不只他自己,還包括他的父母……,有的父母在強忍一陣子之後,開始用激將法,以為不斷責罵或冷嘲熱諷,會逼… 詳全文 >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可能突然出現一座大山阻擋在前,只要保持信心攀爬過去就好了。爬山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最美的風景總在最高處。 詳全文 >
近期校園自殺事件頻傳,根據2019年統計,每十萬人就有6.2名青少年自殺,2019年自殺防治通報高達3.5萬人,平均每1小時就有4人企圖自殺。自殺前的內心必然很煎熬,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 詳全文 >
傳統上都說12歲到18歲是青春期,但是依照醫學的發展觀點來看,已經往前提了兩年,從10歲開始;同時也往後延了7年,到25歲結束。由於營養的充分取得,以及過多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所以在10歲腦部… 詳全文 >
每個月初,我都有一件例行任務,盯催數百名進階班學生的斜槓進度。這天是八月一日,十幾個群組像青蛙跳水般,噗通噗通地跳上跳下,學生一個個浮出水面,張貼出一大串下班後做斜槓的工作進度。看著斐然的成… 詳全文 >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就是處於交感神經作用活絡的狀態,這時候幾乎所有人的呼吸都會變短淺。維持生命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無法憑自我意志控制的生理活動,然而,其中有一項是可以憑自我意志控制的,那就是「呼吸… 詳全文 >
男人們因性愛小心搞得身敗名裂,真是會令人扼腕!無論一夜情還是夜店撿屍,都要三思啊!精神專科醫師楊聰財以精神醫學以及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以下幾點看法:一般的男性在清醒時,潛意識中每26分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