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堅強。」在人生道路上跌倒受傷時,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我雖然可以想像意境,卻始終無法眞正體會。以為這句話說的是傷口癒合後,可以如浴火鳳凰一樣,活得更無所畏懼;長大後才發現… 詳全文 >
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也相當重要。當我們無法好好地自我照顧時,有時候會否定或忽略自己的需求,這會讓情緒惡化或讓它變得更激烈。然而,問題不只在於去回應情緒。如果感到憤怒,不代表就要去辱罵惹到我們的… 詳全文 >
直到今年5月,台灣疫情開始有變化,本土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一開始小真以為會跟去年一樣匡列後就會緩和下來,沒想到會變得這樣嚴重,因此感到很不安,還有失眠的狀況,常睡不著。小真本來覺得自己是否過度… 詳全文 >
飲酒和吸食大麻等藥物,可能會導致憂鬱狀態或性情冷漠,即使這些藥物的效果看起來不同,而且服用的劑量也不大。有一些情緒問題,例如:憂鬱、精神疾病或注意力不足等,和缺乏做事的意願及動力有關,這也是… 詳全文 >
自五月份疫情爆發後,所有的醫療院所、醫療人員、防疫人員,突然間有非常多的緊急狀況及應變措施,很多的業務量開始暴增,也有很多新的改變、模式,甚至新的生活方式。除了那些體力活外,也要面對疫情帶給… 詳全文 >
人們總以為調節情緒就只是去撫平它們,但其實如何管理低迷的情緒狀態也很重要。案例中的索利達就是一個典型。當我們心情低落、疲憊或無聊的時候,如何刺激、活化和激勵自己,會影響這些狀態的轉變模式。疲… 詳全文 >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許曼君表示,男性和女性一樣,在扮演新的家庭角色時,也會擔心自己做不好。只是男性習慣隱藏情緒、默默承擔壓力,久而久之,大家便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詳全文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感覺壓力山大!根據一項最新「360康健指數」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整體指數為全球倒數第三,僅贏韓國和日本;超過九成的台灣女性受訪者感到壓力,高過所有亞太區國家與地區; 詳全文 >
農曆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您跟伴侶的關係是「愛」你還是「礙」你呢?大家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伴侶關係要能長久持續,不能只靠熱情,如何能在關係中保有自我及滋潤彼此,達到「你好,我也好」是多麼不容… 詳全文 >
「情緒勞動」的議題,30多年前就在美國被提出來。聯合心理諮商所督導陳舒儀表示,「情緒勞動」起初是從職場角度探討工作時不但要付出體力、腦力,還要付出「情緒」。比方說服務生,除了提供顧客需要的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