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有一次,我搭著電車,突然間回想起幼時曾被欺負過的經驗,那天,我的腦袋中滿是當時的悲慘與憎恨在不斷迴旋著。未曾被整理的記憶會不斷跑出來大聲喊著:「快把我整理好,轉換到適切記憶中去!」而… 詳全文 >
大學指定考試結束,考生在焦慮中等待成績單、選填志願,然後懷著忐忑的心等待放榜。其實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跟考試升學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耕耘投入、期待成果。善用心理學的知識─「畢馬龍效應」 (Py… 詳全文 >
很多自殺不幸可以提早發現預防!不僅是成人,對於連兒少也必需提高警覺,避免自傷不幸。調查發現,12-14歲自殺通報數5年內激增5倍,自殺連3年高居兒少死因前3名!WHO提醒,疫情流行對兒少心理… 詳全文 >
我經常會在大學的課堂上引用《哆啦A夢》做範例介紹。裡面的角色如大雄、小夫、胖虎等人,若他們就這麼按照書中的個性長大成人,可以說他們非常接近自戀型人格的狀態。由於自卑感會帶給人痛苦,所以人們會… 詳全文 >
我們內心除了有不同「部分」(parts)外,還有一個「自我」。當你的內在部分能夠暫時跟你分離,剩下的就是你的存在、你的本質。史華茲博士自己當了個案後,才慢慢從大腦轉移到身體去感受和體驗─開始… 詳全文 >
處理壓力與處理造成壓力的原因,是兩個獨立的過程。解決造成壓力的原因,並不代表解決壓力本身。妳的身體還包裹著層層壓力,痴痴地等著妳來告訴它,潛在威脅已經解除了,可以放鬆慶祝囉。因此想要處理壓力… 詳全文 >
有些人,事情拖了大半天都沒做,到了晚上才下定決心「不能再拖」,熬夜趕工。但是熬夜趕工反而是形成拖延腦的原因。愛睏腦的解決4大要點,包括提升睡眠品質、防止脫水、在14:00到15:00空出一個… 詳全文 >
每當情緒激動時,我也會拿起手機打開記事本開始寫信。我把這件事稱為「寫給負面情緒的情書」,我會和負面情緒分享我的感受,表達我對它們的感謝,或寫出我想對它們說的話,這就像是舒緩情緒的鎮痛劑。但不… 詳全文 >
在電視節目中,我們會看到催眠師對被催眠者暗示說:「你是一隻雞。」然後被催眠者就將兩手夾在兩肋旁,嘴裡發出「咕咕咕」地來回踱步。催眠能夠讓潛意識覺醒,好好地協助自己。如果能夠覺察到「潛意識的協… 詳全文 >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