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以後,我還能擁有快樂、開朗地過生活的最大秘訣,就是我有「個人的時間」。我不用上班,每天過著悠然自得的獨居生活。似乎所有的時間都屬於我自己了。或許有人因此認為這樣的我用不著特別努力去爭… 詳全文 >
雖然我在五十歲到六十五歲的那十五年裡,過著忙碌的上班族生活,但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學習進修的人生。 我一直很喜歡學東學西的,不管是少女時代,還是結婚以後,都不曾停止學習這件事。 詳全文 >
對媽媽來說,辛苦懷胎9個多月,等到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眼眶中總盈滿開心的淚水。不過,這份喜悅卻可能因壓力大、退奶等情況而漸漸變調,導致產後憂鬱症。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周少華提醒,若婦… 詳全文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洪敬倫表示,想要甩開憂鬱情緒,避免再度陷入憂鬱泥沼中,除了適度紓壓外,日常培養正念、積極正向思考更是重要!有鑒於此,其特別推薦「呼吸空間」練習,只要… 詳全文 >
我在50歲的時候,開啟了人生的職業婦女生涯。不久後,已到適婚年齡的女兒嫁人,也離開了我的身邊。有一天,我愕然發現自己竟然已經過著獨居的生活了。 詳全文 >
一大早就需要喝咖啡來維持精力,工作時處理幾件小事就覺得力不從心,下班回到家攤在床上一動都不想動,不知何時起,疲憊就像影子時時刻刻如影隨行。事實上,有些壞習慣也會讓你不知不覺中更 加疲憊,大… 詳全文 >
開學了,孩子總是賴床、精神懶洋洋、上課昏昏欲睡?那就運動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運動可以刺激腦內啡的分泌,幫助抒解壓力,提振精神和學習力,揪團跑步運動又能增進人際關係,一舉… 詳全文 >
真的是到了有機會停下來生活,才發現生活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需要練習的。工作的十年中,一直不停地忙,被很多東西追著跑,以為很多事放不開。永遠記得當初退掉台北租的房子,心情很複雜,媽媽跟我說了一句… 詳全文 >
「提到笑容,老實說,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笑得出來的。」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人緊繃著臉的模樣。有許多罹癌患者,都是具有認真、頑強的個性,待人處事謹慎並不圓融,屬於交感神經容易緊張的類型。如果可… 詳全文 >
八仙塵爆事件屆滿2個月,部分傷者開始出現做惡夢、夜間驚醒、無法控制悲傷情緒的情況。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提醒,18歲以下年輕傷者的腦部發育尚未健全,較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