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網紅「護理系女神」謝侑芯猝死案與馬來西亞42歲歌手黃明志恐有關,警方在案發現場搜獲9顆可疑藍色藥錠,初步研判恐為搖頭丸「愛他死」(Estacy)。國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 詳全文 >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學業表現與身心健康,便設下嚴格限制;而孩子則可能感受到被控制與不被理解,進而產生抗拒與反感。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洪于詠指出,青少年與父母因手機使用問題… 詳全文 >
缺鐵不只會貧血,還影響情緒與專注力!身心科醫師尤冠棠指出,鐵質是人體製造血紅素的重要元素,但它的角色不僅如此,還參與腦內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運作。精神醫學科尤冠棠醫師指出,若缺鐵,… 詳全文 >
人工智慧(AI)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AI便利、隱私及不帶評價的特性,越來越多人選擇與AI聊天,談論那些難以啟齒的煩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AI雖能成為心理健康促進的輔助工具,但並不能… 詳全文 >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2025年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是「災難和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健康服務」。災難與緊急事件往往無法預測,可能隨時會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丁… 詳全文 >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嚴重水患已經一週了,泥石流與積水造成居民生活大受影響。近期不少民眾自發前往支援,化身「鏟子超人」,協助清理家園與道路,展現高度熱情與行動力。台灣社會心理復健… 詳全文 >
中秋節家家戶戶團圓烤肉香氣四溢,然而,烤肉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與營養均衡,更需留意節慶期間的情緒波動與壓力來源,讓身心都能「呷健康、過中秋」。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中秋… 詳全文 >
教師節將至,我們在表達感謝之餘,也應該多留意老師們的身心健康狀況。面對教育現場壓力不斷增加,教師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長時間累積下來,… 詳全文 >
憂鬱的人較明顯的表現,可能是容易煩躁、疲倦/沒動力、微笑型憂鬱,長時間相處後會發現容易情緒低落、失去愉悅感、容易恍神、強烈的無價值感/罪惡感、自傷/自殺想法,伴隨食慾、睡眠品質的下降。國泰綜… 詳全文 >
憂鬱症患者經常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常見出現失眠或嗜睡等狀況。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指導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一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