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嚴重水患已經一週了,泥石流與積水造成居民生活大受影響。近期不少民眾自發前往支援,化身「鏟子超人」,協助清理家園與道路,展現高度熱情與行動力。台灣社會心理復健… 詳全文 >
 
                        
                        中秋節家家戶戶團圓烤肉香氣四溢,然而,烤肉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與營養均衡,更需留意節慶期間的情緒波動與壓力來源,讓身心都能「呷健康、過中秋」。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中秋… 詳全文 >
 
                        
                        教師節將至,我們在表達感謝之餘,也應該多留意老師們的身心健康狀況。面對教育現場壓力不斷增加,教師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長時間累積下來,… 詳全文 >
 
                        
                        憂鬱的人較明顯的表現,可能是容易煩躁、疲倦/沒動力、微笑型憂鬱,長時間相處後會發現容易情緒低落、失去愉悅感、容易恍神、強烈的無價值感/罪惡感、自傷/自殺想法,伴隨食慾、睡眠品質的下降。國泰綜… 詳全文 >
 
                        
                        憂鬱症患者經常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常見出現失眠或嗜睡等狀況。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指導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一項… 詳全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常被誤解為單純的「好動」或「不聽話」,其實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腦部的功能。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嵩濤指出,「ADHD 孩子的治療,是醫學、教育、家… 詳全文 >
 
                        
                        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全台近200萬人具有憂鬱傾向,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則占5.2%,人數約12萬多人。憂鬱症患者的用藥治療效果,卻可能因人而異。國外研究證實,透過血液檢測精… 詳全文 >
 
                        
                        生氣不只會影響情緒,還可能直接「傷心」!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心血管疾病主要來自三高、飲食不均、運動不足,但其實情緒也是非常關鍵的危險因子。當我們憤怒時,身體會釋放大… 詳全文 >
 
                        
                        今日9/10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24歲與25–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恩主… 詳全文 >
 
                        
                        台灣已經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尤其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趨勢下,三明治族群正面臨「養兒育女」到「照顧長輩」的重任。根據最新一項《三明治族群大調查》顯示,三明治族群3大壓力來源仍以「子女教養」、… 詳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