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大腦很有趣,蛇皮、羊頭料理、酸起司、馬料理⋯⋯等,這些從來都沒品嚐過的食物,我們完全不會期待,甚至只要不會厭惡排斥,就很萬幸了。但是,像披薩、炸雞、火鍋、糕點等,這些我們品嚐過的食物,光… 詳全文 >
-
飲食:每日只吃至少5種的青菜、3種低升醣水果、2000cc的水(或無咖啡因的香草茶、南非國寶茶),可添加天然辛香料(辣椒、胡椒、蔥、薑、蒜等)或醋、鹽巴調味;每日攝食6次蔬果餐(包括早餐、上… 詳全文 >
-
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溫,想要有效防疫,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更有不少網友開玩笑表示,想要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家裡不出門。但吳建東中醫師也提醒,雖然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確實有利降低染… 詳全文 >
-
現在正值流感、武漢肺炎防疫期間,街道、餐廳明顯人潮變少了,甚至辜負戶外一片陽光和煦。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大家宅在家別忘了顧好免疫力,除了吃好、睡好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尤其根據研究發… 詳全文 >
-
路跑已成為現代人的休閒運動,研究指出,慢跑能有效下降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能改善高血壓、不正常血脂等問題。雖然它在許多方面都有益健康,但是也可能導致肌肉骨骼系統過度使用並造成傷害。以美… 詳全文 >
-
隨著農曆新年眨眼過完,但傷心地過年期間吃完賀年糕點的卡路里,並沒有隨著新年而離開,反而變成脂肪鬼祟肉,嗚‥嗚‥嗚‥過年一周或十幾天不訓練,看看我們的身體會有甚麼變化:連續 3天不運動…肌肉纖… 詳全文 >
-
吃飯,是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事,但是,對於罹患口腔癌末期患者來說,要完整吃完一碗飯,卻可能是一大挑戰!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現年65歲的葉明祥,在歷經7年的抗癌期間中,不但積極運動,連最基本的吞嚥動…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缺乏運動已被列為早逝的第四危險因素。義大利學者 Daniele Di Mascio 2016年針對二千多名體重正常的單細胞孕婦進行後設分析,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且堅持… 詳全文 >
-
一名二十多歲大學生,因疼痛前來就醫。明明是診治年輕人,我的目光卻一直望著他的媽媽。彎腰駝背、走路不方便、圓肩、隆起的腹部贅肉、像烏龜一樣向前凸出的脖子等,全身上下的體態都變形了。有個二十歲出… 詳全文 >
-
2020鼠年到來,除了健康吃年菜,過年期間也要多運動,甩開肥胖又強身!現在就跟著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一起來做「鼠年如意操」!透過伸展動作、訓練肌力與反應,不但有助協調平衡,還能強化… 詳全文 >
-
國人普遍不清楚心臟疾病患者病況穩定後,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進行心肺復健(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藉由心肺復健,可以有效減少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對象… 詳全文 >
-
大家都知道養成運動健身的好習慣,不僅能滿足你想要達到減肥減重緊實瘦身的目標,更能維護身心靈的健康。VOGUE帶你快速搞懂運動與身體的關係,並且為你整理出為何要運動的10大理由! 詳全文 >
-
研究顯示:耐力體能好的人,死亡率較低,而影響耐力體能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期ILSI Taiwan專欄邀請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郭家驊特聘教授撰文,解析運動關鍵營養成分—「醣」,並一步步串聯起… 詳全文 >
-
不知不覺中吃掉一整袋洋芋片、夜間在廚房晃來晃去時,不知不覺中就泡起了麵,還全部吃光…這些衝動行為,都是由髒胖菌造成的。如果體內的髒胖菌減少,就不會那麼想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或甜食了。 詳全文 >
-
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臟疾病的潛在徵象,包括:氣促、胸悶、暈厥、心悸等,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猝死發生前的警告徵…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