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肌肉營養唯一的血管,一但發生動脈狹窄、阻塞,結果就是心肌梗塞。症狀從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肺水腫到猝死都有可能。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鄭伯智醫師表示,有明顯血管狹窄,心肌… 詳全文 >
-
天氣變冷,血管收縮會讓血壓飆高,如果本身年紀大、心血管疾病,如血管內膜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變得脆弱,可能導致主動脈剝離!雙和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紹榕醫師表示,台灣50歲以上男性、高血… 詳全文 >
-
搶救生命爭分奪秒!臺北榮總去113年2月急診部與心臟血管外科,攜手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建立「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的急救計畫」。至目前為止,臺北市消防局已成功啟動13次,其中8次經評估後進行葉克膜… 詳全文 >
-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或併有二尖瓣狹窄及閉鎖不全的患者,已經有客製化微創瓣膜手術,可以解除患者大患!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微創術式包含肋間胸廓切開內視鏡… 詳全文 >
-
婦女骨盆腔靜脈曲張恐導致慢性下腹部疼痛,出現「骨盆腔鬱血症候群」,患者容易出現下腹部疼痛、腰痠背痛、子宮異常出血等。「骨盆腔鬱血症候群」好發於孕齡或有多次生產經驗的婦女。目前可以透過微創栓塞…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國內盛行率約1.2%,年齡越長發生率越高,目前,心房顫動病人治療有新選擇!臺中榮總心臟內科近期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脈衝場導管電燒術」(Pulsed Field Abl… 詳全文 >
-
平時喜歡吃醃製品、喝火鍋湯底、吃泡麵加喝湯嗎?這些食物隱藏高鈉危機,小心健康亮紅燈!根據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若每日鈉攝取量達6000毫克,相當於2碗泡麵的鈉含量,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增… 詳全文 >
-
長期服用避孕藥,竟然也有靜脈血栓的風險!靜脈栓塞的常見部位在雙下肢,但任何位置皆有可能形成血栓,危險因子包含遺傳性凝血異常、癌症、手術、長期臥床等,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楊凱文醫師指出,此… 詳全文 >
-
久坐、久站的人都要注意,小心出現下肢靜脈栓塞,最嚴重可能會截肢!員榮醫療體系心臟外科賴金湖主任表示,若有急性單側下肢紅腫脹痛,千萬不要輕忽,建議要到心臟外科門診,接受深部靜脈壓力檢查或血管超… 詳全文 >
-
血管瘤像是不定時炸彈!血管瘤發生初期時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會意外被發現。多數病人都是因破裂時產生劇烈疼痛及休克,送至醫院才發現。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