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主動脈瘤就像身體內的隱形殺手,發生率約2-7%,通常沒有症狀,一旦破裂,死亡率大增!桃園長庚醫院葉集孝副院長、也是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提醒,老煙槍、高血壓、高血脂、男性、年紀大於65… 詳全文 >
-
劇烈肚子痛、背痛別輕忽,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如果未及時治療搶救,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包括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歌手潘安邦、藝人黃鴻升(小鬼)、男模張誌軒等人,都因此病離世。… 詳全文 >
-
退化性僧帽瓣逆流是盛行於高齡社會的心臟疾病,年齡65歲後影響約2%人口,是心臟衰竭致病主因。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姜智耀醫師表示,僧帽瓣逆流原因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退化性僧帽瓣逆流的治療有人工… 詳全文 >
-
俗稱「浮腳筋」,其實指的是腿部的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是一種血管病變,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廖冠豪醫師表示,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患有靜脈曲張的人罹患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也較高。儘… 詳全文 >
-
停經後或高齡的女性,除了要保護心血管,尤其要控制三高,如果飲食過度油膩,加上缺乏運動,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甚至可能因心肌缺氧罹患「狹心症」,出現少見非典型的頭暈症狀。國泰綜合醫院心… 詳全文 >
-
罕見「海德氏症候群」,是一種在主動脈狹窄的情況下,血管異常增生、腸胃道出血的綜合症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表示,對於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心臟衰竭的患者,「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詳全文 >
-
最近氣溫陡降,小心血管拉警報!台中1名75歲「順伯」抱怨每次出門散步,「走沒幾步腳就痛」,日前在家時又因腳抽痛跌倒擦傷,結果傷口潰爛難癒合,就醫檢查結果竟是周邊動脈阻塞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詳全文 >
-
台中32歲陳女因連日腹痛與下肢水腫在家跌倒就醫,檢查發現腹腔內佈滿膿瘍,導致腹痛,經清創引流後又出現敗血性休克、呼吸窘迫症狀,照X光結果「竟整個肺都看不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劉殷… 詳全文 >
-
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恐奪命!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效煌提醒,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恐致命,如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檢查,對於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病人,可選擇傷口小、低… 詳全文 >
-
經常出現心悸、喘不過氣等症狀,可能是二尖瓣逆流!台灣已是高齡社會,隨著年紀增長,心臟瓣膜會退化而失去正常開闔功能。二尖瓣逆流是最常見的瓣膜疾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教授說…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