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快速燃燒脂肪、甩掉肥胖,高強度間歇式訓練絕對是捷徑!尤其,冠軍健身教練黃欣元狂推TABATA這一種高強度間歇式訓練,兼具訓練有氧和無氧,能讓身體負擔更大的訓練量。強調只要4分鐘,做完8個…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福!肥胖會併發許多疾病,甚至恐使女性婦癌頭號殺手乳癌找上門!尤其,最新106年癌症登記報告也發現,女性乳癌發生人數大幅提升,總計有13,965人,較105年度新增1,293人,成長比… 詳全文 >
-
兒童期會面臨「肥胖」及「過瘦」兩種問題。雖然造成兒童肥胖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就是很少去外面玩。小孩如果每天足不出戶,只會待在家裡打電動玩具,運動量一少,自然也就變胖了。 詳全文 >
-
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年輕人、中壯年更不可輕忽!近年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表示,研究指出,18歲以上在台灣的盛行率約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 詳全文 >
-
今年國三的大雄(化名),身高180多公分,體重120公斤,肝指數逾120,醫師警告小良如果情況沒改善,可能得做肝穿刺確診,大雄嚇死了,立即戒掉喝珍珠奶茶習慣,每天拼命跳躍、打籃球,有時間就運… 詳全文 >
-
造成肥胖的原因除了「壓力」以外,還包含「自我厭惡」跟「厭煩」。換言之,壓力、自我厭惡、厭煩這三者,堪稱「重挫減重成果的三大主因」。 詳全文 >
-
隨著台灣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民眾也不禁擔憂,此次疫情會不會重蹈當年SARS覆轍,在清明連假後大爆發?倘若疫情大爆發台灣的呼吸器足夠嗎?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例行記者會上,也分別針對… 詳全文 >
-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節食文化總是對我們轟炸各式各樣的健康及身材價值相關資訊。不管是減肥產品、減重服務、減肥餐、健身房、減肥藥等等,這些資訊令人難以招架。我們逃不開這些節食和減重廣告,而普羅大眾… 詳全文 >
-
20歲長得好看是運氣,30、40、50歲依然好看,才是真本事!以下都是超打臉,完全沒在客氣的一針見血建言,比起滿坑滿谷的瘦身法,或許這些建言更能讓心裡想瘦、嘴上享受的你,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病?胖起來要人命」!世界衛生組織於1996年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七項和肥胖有關,如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 詳全文 >
-
吃對「好油」,不但不會讓你發胖,「脂肪」還能幫助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研發發現,在健康的「地中海飲食」中,扮演靈魂角色的橄欖油,即具備抗發炎、防心血管疾病的好處!北投… 詳全文 >
-
平時我們很少提到關於「自律神經失調」,也因此一般人不太了解這個問題。在《日本醫師的減醣提案》一書中寫到,假如你有以下這些狀況,且符合兩項以上的話,就可能是自律神經運作失衡了。 詳全文 >
-
過年的年菜琳瑯滿目,尤其一盅熱氣騰騰、香味四溢佛跳牆,可說是年菜界的「天菜」!道地的佛跳牆食材有多達數十種,像是,鮑魚、魚翅、干貝、炸排骨等,令人食指大動!減重名醫劉伯恩說,吃佛跳牆其實不必… 詳全文 >
-
2020鼠年到來,除了健康吃年菜,過年期間也要多運動,甩開肥胖又強身!現在就跟著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一起來做「鼠年如意操」!透過伸展動作、訓練肌力與反應,不但有助協調平衡,還能強化… 詳全文 >
-
根據研究也發現,空氣污染也可能是造成心肌梗塞,甚至是導致心臟衰竭的元凶之一。心臟衰竭的患者未加以妥善治療與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5年死亡率逼近50%,可以說比某些癌症還要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