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常補充益生菌改善便祕和過敏症狀,但國立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也發現,PS128益生菌株經動物實驗,可增加腦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濃度,降低壓力荷爾蒙,… 詳全文 >
-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如果不懂得調節,很容易感到情緒低落,長期下來還有可能轉化為憂鬱症。面對自己的壞情緒,我們改如何調節呢? 詳全文 >
-
日昨傳出3名年輕男女,透過網路交友,相約在飯店集體燒炭自殺,引起社會震驚。精神科醫師表示,網路交友需謹慎,若遇到對方與自己有相同處境,或是有負面想法時,應多尋求親友與周遭朋友的諮商協助,建議… 詳全文 >
-
一位50多歲的醫生,有一陣子工作不順遂,情緒不穩定、沒精神,後來甚至倦於工作,太太覺得症狀與男性更年期相似,勸他就醫。抽血檢驗指出睪固酮偏低,問卷也顯示有老化症狀,而填寫精神科問卷,也顯示有… 詳全文 >
-
董氏基金會9月公布最新調查發現,11%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若依內政部2013年度人口統計數據,18歲以上約1,900萬人來換算,全國約有209萬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 詳全文 >
-
許多民眾不認為自己有憂鬱傾向,任由壓力和負面情緒持續累積,恐增演變成憂鬱症的風險。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呼籲,若情緒低落… 詳全文 >
-
中國傳統治病醫學「針灸」,除了能治療一般病症,甚至對於心理疾病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在權威期刊「PLOS醫學期刊」上的一篇英國最新研究中證實,憂鬱患者接受針灸療法,能獲得與接受心理諮商相同的改… 詳全文 >
-
過去曾有不少報導討論法國人高油、高熱量飲食習慣,但國民肥胖率、慢性病卻沒有其他國家來得高的矛盾現象,原因就在於法國人習慣每天喝適量紅酒,幫助保障心血管健康;而近來西班牙研究更發現,每天喝1杯… 詳全文 >
-
產後憂鬱症是一種連鎖反應,當媽媽開始鬱悶以後,爸爸心情鬱卒的風險連帶升溫,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clinic)報導,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症後,爸爸跟著身心俱疲的機率超過5成以上,建議可… 詳全文 >
-
「唉呀!外公跌倒了快來幫忙扶!」家中有老人家的人最知道,如果年長者跌倒,全家的心都跟著七上八下,因老年人身體機能已漸漸變差,尤其許多老人有骨質疏鬆症,常常一跌倒就變成嚴重的骨折,不過在買各式… 詳全文 >
-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一項調查顯示,5成民眾擔心親友因憂鬱症或憂鬱傾向而有自殺意念與行動,且不少憂友不願主動告知病症,知名的鄉土劇演員張懷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兩度放棄生命,還好最後找回生存和被需要… 詳全文 >
-
當身旁的親朋好友罹患憂鬱症,感覺情緒低落或是說出想要輕生的話時,往往讓照顧者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安慰,深怕說錯話刺激到他們,加深患者自殺的念頭,自己的情緒也因此受到牽引,陷入憂鬱的漩渦中。為… 詳全文 >
-
曾接受憂鬱症治療痊癒的27歲小方,2個月前因和女朋友分手,每天比平常提早2小時起床,即使服用安眠藥助眠也未見改善,甚至造成憂鬱症復發,對未來不感希望,每天只想發呆。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 詳全文 >
-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表示,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近幾個月猛拔兩眼睫毛,造成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也所剩不多,原來內向害羞的她出現「拔毛症」。25%以上的年輕患者,多與學業壓力、… 詳全文 >
-
產後媽媽因身體、社會、心理因素,常會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及焦躁等症狀,據統計約有10%~15%的媽媽會由產後鬱悶,發展成產後憂鬱症,要避免情緒每況愈下,充分的休息、勤於和家人分享心情,加上尋求…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