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一項調查顯示,5成民眾擔心親友因憂鬱症或憂鬱傾向而有自殺意念與行動,且不少憂友不願主動告知病症,知名的鄉土劇演員張懷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兩度放棄生命,還好最後找回生存和被需要… 詳全文 >
-
當身旁的親朋好友罹患憂鬱症,感覺情緒低落或是說出想要輕生的話時,往往讓照顧者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安慰,深怕說錯話刺激到他們,加深患者自殺的念頭,自己的情緒也因此受到牽引,陷入憂鬱的漩渦中。為… 詳全文 >
-
曾接受憂鬱症治療痊癒的27歲小方,2個月前因和女朋友分手,每天比平常提早2小時起床,即使服用安眠藥助眠也未見改善,甚至造成憂鬱症復發,對未來不感希望,每天只想發呆。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 詳全文 >
-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表示,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近幾個月猛拔兩眼睫毛,造成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也所剩不多,原來內向害羞的她出現「拔毛症」。25%以上的年輕患者,多與學業壓力、… 詳全文 >
-
產後媽媽因身體、社會、心理因素,常會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及焦躁等症狀,據統計約有10%~15%的媽媽會由產後鬱悶,發展成產後憂鬱症,要避免情緒每況愈下,充分的休息、勤於和家人分享心情,加上尋求… 詳全文 >
-
「當我身處絕境時,您給了我希望、治療和支持……這場治療就像跑馬拉松,而你是我的最佳教練……。」10多年來飽受重度憂鬱症所苦,一度在醫院頂樓徘徊、企圖自殺的Anne,透過卡片感謝長期給予協助的… 詳全文 >
-
你有說不出口的心事嗎?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公布第4屆抗憂醫起來票選結果,其中精神科醫師夏一新,被公認為最能溫暖人心的抗憂好醫生。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表示,從本次參與票選十大抗憂好醫生的38069民… 詳全文 >
-
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但近日在南部地區卻接二連三發生獨居長者因重度憂鬱症,想不開跳樓自殺案件。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岡廷表示,老人憂鬱症可以治癒成功,當發現身邊的老人出現輕微憂鬱傾… 詳全文 >
-
失智症是一種智力退化的疾病,也稱為「老人癡呆」。調查發現,國內65歲以上的老人,約有2%至4%有失智症。新北市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賴資賢指出,隨著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增加,預期失智症病人也會愈來… 詳全文 >
-
歐陽靖日前到訪收養一千多隻流浪狗的家庭,談起自己還沒來到這世界前,家裡就已經有狗,讓她有嚴重的被忽略感因此罹患憂鬱症。歐陽靖透露,因為爸爸以前是流氓,認為狗比人還要忠心,所以從那時開始一路養… 詳全文 >
-
失業率會影響國人心理健康,中研院分析我國從西元1990到2010年「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發現近20年來台灣憂鬱患者比例倍增,從11.5%上升至23.8%,此趨勢與同時期全國失業率變化高度… 詳全文 >
-
辯證行為治療,在幫助人們處理壓倒性的情緒上有極大功效。可有效治療重複自殺個案、邊緣性人格、嚴重藥物依賴、飲食障礙、嚴重憂鬱症及情緒困擾等個案。同時,透過幾種技巧的練習不管是專業人士或者一般大… 詳全文 >
-
台灣女性好辛苦!社會結構的改變雖讓自己可變身成好勝的女強人,但傳統觀念的束縛還是希望妳做個體貼的小女人,職場、家庭、感情多頭燒下,當超出負荷恐成自殺高危險群!自殺防治中心提醒女性朋友,要當個… 詳全文 >
-
小孩也會得憂鬱症?臨床研究指出,雖然完全符合憂鬱症診斷的孩子不多,但有憂鬱情緒傾向的比率近年來卻是直線上升,竟高達20%〜40%之多。寶寶不是無憂無慮的嗎?他們會有哪些壓力和煩惱?面對不擅表… 詳全文 >
-
台北榮民總醫院於今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針對前總統陳水扁檢查狀況說明。北榮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表示,陳前總統腦部發現的白子高訊號點並非中風或失智因素,研判與重度憂鬱症有關。北榮心身醫學科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