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位來訪者,因嚴重的產後憂鬱症前來。原因是,她在現在的家庭和原生家庭中,都嚴重缺乏權力空間。她生活在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五六個姐妹,最後一個是弟弟。她多次被父母拋棄,幾次是送人,一次是放… 詳全文 >
-
除了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憂鬱症治療還有其他新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分享,曾有1位接近70歲的女性因重度憂鬱症前來求診,卻因副作用而不願服用藥物;後來接受了20… 詳全文 >
-
「想要鼓勵正對人生感到疲憊的人。」這就是本書的目的。過於努力而感到疲憊的人,或是結果因此罹患憂鬱症的人,都有著完美主義的傾向。「活得再寬鬆一點也沒關係的。」——這樣的人如果到精神科接受診察,… 詳全文 >
-
根據ETtoday於2017年04月12日的新聞報導:台南市佳里區一名媽媽疑產後憂鬱症,趁著丈夫在泡牛奶時,抱著2個月大的女嬰跳6樓,所幸送醫後救回。警方調查,這名39歲媽媽打開窗戶,帶女兒… 詳全文 >
-
為了破解飢渴慾望的訊號,中研院研究團隊解密果蠅腦中的神經迴路,首次發現一種名為leucokinin的神經傳導物質,透過調控不同的腦神經元,影響果蠅進行覓水或覓食行為,解開了渴、餓訊號在腦中相… 詳全文 >
-
無法寬鬆的人,會有所謂的「肯做就會成功」、「不可以輸」的執念。所以,即使高難度的工作接踵而來,他們也會一直認真努力,就算已經精疲力盡,還是想要達成自己承擔的進度或善盡職責。在這段過程之中,「… 詳全文 >
-
許多人常喜歡在週末睡到自然醒,認為這樣就可以加減補眠、補回健康。但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提醒,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相對睡眠不足,不規律的睡眠作息,也就是平常睡眠不足而選擇週… 詳全文 >
-
現今社會有著『跨世代毒性』一詞。意指經由長年累積在母體中,被濃縮的毒素進而被胎兒所接收的狀況。因此從此刻開始,將來有可能會結婚、生子、教養子女的女性朋友們,除了瞭解食材,更應該要懂得挑選『正… 詳全文 >
-
香蕉,是受到大家青睞的平民水果,不但長壽的人愛吃,也有「智慧果」的稱號,近年來更是被譽為對抗憂鬱的「快樂」泉源。有國外研究發現,不同熟成的香蕉功效也不相同,網路甚至傳出:「未熟的綠皮香蕉比黃… 詳全文 >
-
台鐵自強號昨3日晚間,發生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到鄭姓凶嫌刺殺濺血死亡不幸事件,凶嫌的妻子出面道歉,下跪掩面痛哭,媒體報導鄭姓凶嫌和妻子因經濟壓力罹患憂鬱症。也因此「憂鬱症患者會引發暴力行為嗎?」… 詳全文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在2020年會造成人類失能前10名的疾病,第一名就是憂鬱症。因此,如何有效防範負面情緒持續糾纏,導致憂鬱上身,是忙碌現代人必學的課題!日本精神神經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 詳全文 >
-
面對憂鬱中的人,我們該怎樣關心?怎樣陪伴?這是很多人有的疑惑,面對身邊越來越高比例的人經歷失落、悲傷,有些親朋好友也有過茶不思飯不想的階段,平常看起來樂觀開朗的人,遇到重大創傷事件,也會有正… 詳全文 >
-
憂鬱症患者本人「想治癒」的意願固然重要,但在後方支援的家人其力量也同等重要。家人必須要正確地認識憂鬱症。對憂鬱症的無知或偏見,都會帶給患者壓迫感、絕望,甚至自我否定的想法。 詳全文 >
-
小創傷是大多數人根據生活經驗,以浮動計算法發展出來的項目。小創傷會發生,是源於日常生活中隱藏或未被承認的事件。小創傷的出現,是因為情緒虐待,或是忽視,包括微妙和明顯的忽視。 詳全文 >
-
會得憂鬱症與「本質」有關,所以藥物是治不好的,不久前還有許多人持有這樣的觀念。或是認為病由心生,會生病是因為受到情緒影響,病情是隨著患者的心情而產生變動、因為沒有毅力才會生病等這樣的偏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