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最害命!根據103年台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發現,惡性腫瘤仍位居市民十大死因第1位!除了癌症外,十大死因中心臟、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就佔了其中7項,相當於每100人中就有43人… 詳全文 >
-
台灣有高達4分之1的國小學童「橫著長」!現代孩童個個吃的好、穿的暖,不僅從未餓過肚子,各式零食餅乾更是從不離手,在飲食西化、精緻化的風潮下,肥胖問題更是隨之而生。但肥胖除了會影響身材外貌,更… 詳全文 >
-
你還坐著不動嗎?「久坐」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毛病之一,無論是上班、唸書、上網、看電視,往往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無形之中恐怕累積了不少慢性病的誘發因子!國外研究發現,每小時只要起身走動2分鐘,就能… 詳全文 >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及內分泌外科姚忠瑾主任指出,罹患HER2陽性乳癌的患者因容易出現癌細胞復發、轉移情形,若患者有身體不適情形,需立即與醫師反映作進一步檢查與診斷。門診中,有位50歲的女… 詳全文 >
-
藥局架上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各有不同的用途,該如何正確吃才能發揮效用?其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從年齡層來區隔,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成老中青3個階段,每個階段身體的需求也不盡相同,當然所需要的… 詳全文 >
-
自古以來在日本人飲食生活中佔有重要角色的梅干。印象中大家好像都覺得梅干是老人在吃的東西,其實在日本擁有完美體態的模特兒冨永美、香里奈及世界名模米蘭達柯爾等美女,都將梅乾當作美容食品在食用喔。… 詳全文 >
-
兒童肥胖是近年來很嚴重的問題,兒童肥胖成年後易早發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因此將會危及孩子終生健康。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已經佔據各種慢性疾病的首位,成為現代人死亡的最大病因。許多疾病的發生,往往與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心血管疾病也是如此。在吃對食物之前,許多人往往忽視了食用油的選擇。 詳全文 >
-
血癌中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隨著醫療及藥物的快速進展,現已有二代標靶藥物可使用,相較於一代標靶藥物,不僅副作用明顯減少,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柯博升醫師說明,在患者回診時,醫師會透過抽血來檢測及追… 詳全文 >
-
手腕疼痛不一定是腕隧道症候群,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衛福部雙和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蔡凱倫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錯亂造成的慢性關節發炎,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初期容易… 詳全文 >
-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痤瘡」又稱為青春痘、面皰或毛囊炎,是最惱人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在12-25歲的人中,有高達85%的人有不同程度痤瘡的困擾;大部分的… 詳全文 >
-
印度《吠陀經》認為蜂蜜可延年益壽,傳統中醫也認為蜂蜜有清熱、補中、潤燥、解毒、止痛等作用,是食物也是藥,因此許多人習慣每天吃點蜂蜜保健身體,但一項調查顯示,47%市售蜂蜜不符合國家標準和食品… 詳全文 >
-
兒童肥胖不是福,「小時候胖不是胖」更是錯誤觀念!兒童肥胖問題儼然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病,如果不受重視置之不理,未來演變成慢性疾病的風險將大為增加,甚至會提高死亡機率,為人父母與學校都應該特別重視… 詳全文 >
-
天氣轉涼,即將進入流感盛行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宣布,將自10月1日起實施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除了原適用對象之外,今年更將擴大適用範圍,放寬高風險慢性病患年齡限制至50歲以上,且參考世界衛生… 詳全文 >
-
壽命增加是好命?還是在等待生命終點?有研究發現,52%老年人受到慢性病纏身的影響,晚年長期臥床、失能,健康餘命縮短,屬於「非成功老化」,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恒醫師呼籲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