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相關文章,若您想讀更多可以由此 → 搜尋更多「慢性病

標籤:慢性病

  • 省荷包!三高重複處方 健保不買帳

    健保署今8日公佈,自今102年11月1日起,將對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開立的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處方日數重覆率過高(慢箋頻開、藥費過高)的案件,將刪除超出額度的藥費!健保… 詳全文 >

  • 麥牽拖!揭露全民5大不運動理由

    據教育部體育署調查指出,近7成13歲以上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僅3成民眾達標。調查發現,不運動的5大原因依序是沒有時間、工作太累、懶得運動、身體不堪運動、沒有興趣。國民健康署呼籲,規律運動好處… 詳全文 >

  • 出國旅遊顧健康 6招保健錦囊

    7月是出國旅遊旺季,但健康維護卻沒有空窗期。亞太旅遊醫學會理事長、萬芳醫院家醫科主任謝瀛華醫師指出,銀髮族與慢性病友,出國旅遊前一定先要健康評估,掌握旅遊6大錦囊;另有心血管疾病者,長途旅遊… 詳全文 >

  • 力行5個方法 破除洗腎魔咒!

    一旦罹患慢性腎臟病,是不是得要終身和洗腎為伍呢?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醫師指出,答案是否定的,只要飲食與藥物控制得宜,就可免除洗腎風險。一位67歲的廖先生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但在遵照醫… 詳全文 >

  • 紅肉過量阻代謝 日攝取上限70克

    針對紅肉的營養價值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多種說法,美國研究曾指出,紅肉中所含的「左旋肉鹼」,對心血管會造成不利影響;而日前一份新研究更發現紅肉還會干預身體代謝、打亂人體血糖平衡,增加糖尿病的風… 詳全文 >

  • 呷粽有禁忌 5類慢性病友不馬虎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師陳淑美表示,市售粽子熱量從250大卡到破千大卡都有,除了一般人要注意份量,慢性病友們吃粽更要謹慎,少用醬料,多搭配青菜、水果,才能減少身體負擔。 詳全文 >

  • 1顆五穀養生粽 僅1碗半熱量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特別門診陳佑豪營養師表示,端午節即將來到,養生健康粽受到消費者青睞。大林慈濟醫院結合中醫食補觀念,推出高纖、低熱量兼具利濕的「五穀補氣養生粽」,強調1顆五穀粽子只有1碗半飯的… 詳全文 >

  • 找回優質睡眠 多補充3營養素

    為何失眠?有些人睡眠不足7 ∼ 9 小時就很慘了,還有失眠的困擾,睡眠的品質真糟糕,一覺起床還覺得全身疲倦,頻打呵欠,若有這樣的症狀,可以到睡眠科尋求幫助,確定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或其他… 詳全文 >

  • 研究:韓式料理 能降低膽固醇

    南韓農村振興廳23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多吃韓餐有助於防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該項研究是人員為27名25至65歲的非亞裔美國人分階段提供韓餐、美國政府推薦飲食和一般美式飲食,進行為… 詳全文 >

  • 咳不停!自我氣喘照護能「棄」喘

    咳不停小心猝死要人命!知名女歌手鄧麗君因氣喘猝死,就是一個典型不知如何自我照護的不幸案例。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任江啟輝醫師指出,國內許多病人不知自己有氣喘病,時常打噴涕流鼻… 詳全文 >

  • 防久坐不動 麻將操7招舒筋助血循

    農曆春節連續9天假期,民眾熬夜打麻將、或是上網、看電視,往往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醫師許雅雯提醒,久坐不動,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下肢靜脈血栓。特別是有慢性病史的民眾,更是罹患… 詳全文 >

  • 銀髮族多慢性病 冬季養生4原則

    寒流一波波來襲,低溫以及劇烈的溫差變化,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再加上喝水量減少,血液的黏稠度較高,因此增加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風險,江文崇醫師提醒,銀髮族且合併有慢性病者,冬季更應注… 詳全文 >

  • 老人多重慢性病 電台賣藥的金雞母

    老人前3大慢性病為循環疾病、骨骼肌肉疾病與內分泌及代謝疾病,他們也成為電台賣藥的訴求對象,主打顧心臟、顧骨骼的藥,老盟呼籲政府應加強這類多重慢性病老人的照護,否則老人若吃來路不明的藥品,反而… 詳全文 >

  • 4大慢性病患 冬季安全進補撇步

    冬季氣溫低,加上國人喜歡食補,因此火鍋、薑母鴨、燒酒雞等都非常熱門,雖然讓身子暖呼呼的不是壞事,但除了要注意攝取的總熱量,慢性病患如果能注意一些小撇步,可以吃得更安心,也比較不會影響疾病控制… 詳全文 >

  • 用藥安全 藥給正確比準時更重要

    除了希望大家不要擅自停藥、減藥以外,住院期間若九點為給藥時間,時間到護理師還沒來,請先別急,護理師照顧的病人不只一位,很難大家都能準時九點給藥,前後半小時給藥不算延遲,藥給正確,比準時更重要… 詳全文 >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