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台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連續45年高居榜首!其中跟慢性疾病相關的死因則佔了7項之多,相當於每100人中約有64人死於慢性疾病。而十大死因排名與104年相比,惡性腫瘤(占28.9%… 詳全文 >
-
春節期間,用藥安全與處理,常讓人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總藥師陳彥蓉指出,「藥」能夠救命亦可害命,應謹記3原則,包括:服藥別跟著放假,連續處方務必記得領;注意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詳全文 >
-
網路上日前有網友表示,大陸人對於台灣人吃火鍋會喝湯覺得很驚訝,覺得湯底是有毒又不健康的東西,怎麼會有人喜歡喝火鍋湯?這樣的說法雖然有點誇大,但喝太多火鍋湯底,的確會有些健康上的疑慮,特別是對… 詳全文 >
-
高血壓有「最殺的慢性病」之稱,導致死亡和殘障的嚴重程度,遠比肥胖、抽菸、喝酒等來得多,而國內目前約有462萬人罹患高血壓,如何才能防止這個沈默殺手的「猛然揮刀」?新營養食代團隊營養師鄭師嘉表… 詳全文 >
-
肌肉是人體的盔甲 (Armour),用車子來比喻的話,就好比是車子的鈑金。肌肉跟維持身體姿勢,動作表現還有調控呼吸都有關係。然而,肌肉除了跟運動相關,在血糖、脂肪的調控,慢性疾病(如:肥胖、… 詳全文 >
-
烤肉忘情大快朵頤之際,往往吃下太多油膩、熱量高肉類,像牛羊豬肉、香腸、培根、秋刀魚等,以及含有高量膽固醇的柳葉魚和內臟類,加上蔬菜水果又吃太少,易造成腸胃負擔,產生脹氣、便秘,尤其是慢性病,… 詳全文 >
-
全球目前已經超過4600萬人罹患失智症,而且每3秒鐘就多一1位!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研究指出:失智症之「危險因子」,除了遺傳性的:年齡、家族史、唐氏症候群、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以外,還有「非遺傳… 詳全文 >
-
高齡化社會,年長者除要活得久,更要努力活得健康。高雄中醫師公會前理事長、中醫師陳照福指出,實證醫學已證明,情緒可以直接影響其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體內抗病能力的升降。俗語說:「3分吃藥、… 詳全文 >
-
成大醫院皮膚部林奕君醫師表示,在台灣,中藥摻雜西藥的情形一直是個嚴重的問題,尤其乾癬患者若長期使用或誤用系統性類固醇,由於免疫系統整個被壓制,短期雖然有效,但容易一停藥就反彈,導致類固醇依賴… 詳全文 >
-
台灣近年慢跑盛行,不論晝夜,總能看到不少人在街邊、公園慢跑,蔚為風潮。不過一般普遍認為,跑步雖然健康,卻很容易傷到膝關節和肌腱。 詳全文 >
-
湯圓熱量高,吃4顆芝麻或花生湯圓的熱量,大概就要快走一個半小時才能消耗!另外,花生、豆沙餡料的含磷量較高,營養師曾妙如特別提醒,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痛瘋的人,更要控制湯圓的攝取量。… 詳全文 >
-
慢性病又稱「生活習慣病」。一般健檢時,若體質、血壓、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5項指標,只要其中有3項「數值」異常,大多已瀕臨慢性病邊緣,不僅身體「代謝」亮警訊,更容易造成慢性病上身,千萬不… 詳全文 >
-
醫療進步神速,用藥得宜,部份癌症如乳癌,病情獲得控制後,已能成為慢性病之一。愛滋病也不遑多讓。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洪健清表示,隨著目前新一代三合一「一天只服一顆」藥物的推展,最新治療趨勢,… 詳全文 >
-
猴塞雷!猴年怎麼吃出元氣,特別是健康年菜怎麼兼顧,令家庭煮婦們非常困擾。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10道中式筵席菜的熱量1人份就可能高達1600大卡,為了健康吃無負擔,營養師教大家「食飽食巧… 詳全文 >
-
「癌症有機會成為慢性病!」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表示,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癌症也能像慢性病一樣,和人體和平共處!然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