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都以為,體重過重或是腰圍過大,只是視覺上不好看,或單純是外表的問題,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翁資閔醫師表示,其實過重或肥胖所容易引發的健康問題超乎想像,因此肥胖症已正式被定義為和糖尿病、高血… 詳全文 >
-
台灣將邁入愛滋「高齡」社會,根據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感染者占約17%,但10年之後2026年,超過3成以上、破萬名感染者將面臨老化與慢性共病的挑戰,如何提早做好準備?國外研… 詳全文 >
-
根據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來看,有八項跟肥胖有關。國人不當飲食習慣,慢性病與壓力的多重因素下,是很多民眾無法順利控制體重的原因。為了鼓勵曾經有肥胖困擾,但後來減重有成的人勇敢表現自我,義大大昌… 詳全文 >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趨於穩定,昨(10)日函文各縣市政府轉知各醫療院所,得有條件開放全國醫院之慢性病房探病。民眾至上述病房單位或符合條件情形之探病注… 詳全文 >
-
睡眠好,人不老、疾病OUT!根據研究顯示,睡眠與慢性病息息相關,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未治療,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高血壓罹病機率達2.9倍。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邱國樑醫師表示,慢性病控制… 詳全文 >
-
Delta變異株來了!新北市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疫情持續擴大,現在幼兒都沒有打疫苗,雖然國際發表研究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是,國內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注意有些少數染疫後的小孩… 詳全文 >
-
主動脈瘤並不是一般的腫瘤,而是指主動脈的直徑不正常的膨大,高危險族群為中老年人、長期抽菸、三高者,當病情惡化時,可能會出現直接休克或是猝死的情形。每年約有2,000位患者,其中腹主動脈瘤佔6… 詳全文 >
-
有關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部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累計已解剖135例,各自都有死亡原因,只有6例待釐清,其中87例與慢性病相關, 詳全文 >
-
疫苗繼續往下開放登記接種的對象,但是,有民眾反應,本身有長期慢性肝病,屬於第9類對象,但是近期沒有回診,導致健保快易通沒記錄,有醫師表示要先回診才可預約,但有回診後還是不成功,不知中央核定相… 詳全文 >
-
疫苗專家小組今18日建議,有慢性病病况不穩定的人,等病况穩定一點再去打疫苗,令人關心,不知有此建議的原因是什麼?最近也有家屬反應長輩打疫苗之後,有發冷直接送醫就猝死,不知發冷與疫苗副作用有什… 詳全文 >
-
隨著端午節來臨,不免俗地粽子無疑成為一種必需品,有些民眾會自己動手DIY獨家肉粽,也有些人會上網選購精美可口的粽子。每當端午節結束後,常會有民眾因為吃太多粽子而有罪惡感,進而開始執行減重計畫… 詳全文 >
-
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旅程,都有著各種不同的目標。有人為了自我實現而追逐夢想,有人為了心愛之人而努力著,當然也有人渴望平淡且幸福的人生。這段旅程總有終點,只是有些終點因為癌症、嚴重慢性病、無法治… 詳全文 >
-
「生活習慣病」是日系的用法,在台灣,我們常用慢性病來稱呼它們。生活習慣病以往叫「成人病」,通常要等到上了年紀才容易發病。不過現在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的人,越來越普遍… 詳全文 >
-
目前臨床上,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台灣大約有1/3的兒童患有過敏性鼻炎,發生比率是逐年上升。兒童的過敏性鼻炎是因本身過敏體質並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或刺激因素,例如:塵蟎、… 詳全文 >
-
長者有可能會承受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造成認知功能混亂,所以,控制慢性疾病,依照醫師處方服藥,減少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會有助於認知促進。在飲食方面,以地中海飲食最被推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