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6月)18日,衛福部公布最新版的10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3年位居死因首位,平均每百人有28人死於癌症,癌症死亡時鐘是11分24秒,比起2013年快了20秒。「癌症」已是21世紀威脅人類… 詳全文 >
-
運動是一件有益身體健康的好事,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是運動也講究方法、時間等,如果運動的方式與時間不正確,反而有損健康。很多人都喜歡吃飯之後運動,其實飯後立刻運動是非常不好的,會對腸胃帶來刺激… 詳全文 >
-
為協助民眾健康減重,遠離慢性疾病,台北長庚醫院特舉辦健康飲食與體重管理講座,歡迎有減重需求、身體質量指數(BMI)為過重或肥胖者參加,讓民眾了解健康吃快樂活精神好的重要性。 詳全文 >
-
身體的發炎現象和以下疾病全都有關,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氣喘、阿茲海默症、高血壓等等。事實上,可能所有慢性疾病都和身體發炎脫不了關係。那你可能會好奇,這到底算是好消息還是壞… 詳全文 >
-
癌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可小覷。衛生福利部公佈民國10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0大死因仍以癌症居首,其次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0大死因有名次上變化,糖尿病由排名第5往前… 詳全文 >
-
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的代表性疾病。其中,占了九十五%的第二型糖尿病,是因為遺傳、運動不足和生活習慣等所引發的疾病。人的身體原本具有在腸胃先將醣質分解成葡萄糖,再運送至全身細胞消耗的機制。 詳全文 >
-
懷孕期間肚子會隨著胎兒的成長而愈來愈大,但有些孕媽咪卻發現,自己的肚子比同週的孕婦較大或小,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呢?其實,孕媽咪肚子的尺寸除了和胎兒大小有關,也與孕媽咪本身的體重、羊水多寡和是否… 詳全文 >
-
今年「立冬」(11月7日)將至,依照往例民眾通常以進補方式來恢復身體元氣。但對於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卻要注意別補過頭。營養師提醒,慢性疾患進補時要謹記以控制血脂、血糖為目的之7… 詳全文 >
-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又是家人齊聚歡樂時光,這時候總少不了應景的烤肉,不過營養師提醒,糖尿病、腎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飲食應特別留意,烤肉時多以蔬菜替代肉類,並減少使用醬汁,以免… 詳全文 >
-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冬季,炎熱夏季依然要注意。嘉義基督教醫院發現,自今年5月以來,平均每月的心肌梗塞患者是往年同期的2倍之多,而且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36歲在嘉義梅山從事民宿及茶園工作的簡先生, 詳全文 >
-
防治慢性疾病導致過早死亡,已經是全球化重要健康議題,根據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通過一項全球目標,即到2025年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降低25%。 詳全文 >
-
國內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由於兒童時期肥胖,成年之後繼續肥胖比例相當高,根據研究,幾近8成的青春期肥胖,會發展為成人肥胖,而成人肥胖易於引發重大慢性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