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的发炎现象和以下疾病全都有关,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发炎性肠道疾病、气喘、阿兹海默症、高血压等等。事实上,可能所有慢性疾病都和身体发炎脱不了关系。那你可能会好奇,这到底算是好消息还是坏… 详全文 >
-
癌症影响国人健康,不可小觑。卫生福利部公布民国102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显示,10大死因仍以癌症居首,其次是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0大死因有名次上变化,糖尿病由排名第5往前… 详全文 >
-
糖尿病是生活习惯病的代表性疾病。其中,占了九十五%的第二型糖尿病,是因为遗传、运动不足和生活习惯等所引发的疾病。人的身体原本具有在肠胃先将醣质分解成葡萄糖,再运送至全身细胞消耗的机制。 详全文 >
-
怀孕期间肚子会随着胎儿的成长而愈来愈大,但有些孕妈咪却发现,自己的肚子比同周的孕妇较大或小,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呢?其实,孕妈咪肚子的尺寸除了和胎儿大小有关,也与孕妈咪本身的体重、羊水多寡和是否… 详全文 >
-
今年「立冬」(11月7日)将至,依照往例民众通常以进补方式来恢复身体元气。但对于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却要注意别补过头。营养师提醒,慢性疾患进补时要谨记以控制血脂、血糖为目的之7… 详全文 >
-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又是家人齐聚欢乐时光,这时候总少不了应景的烤肉,不过营养师提醒,糖尿病、肾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饮食应特别留意,烤肉时多以蔬菜替代肉类,并减少使用酱汁,以免… 详全文 >
-
心肌梗塞不只好发冬季,炎热夏季依然要注意。嘉义基督教医院发现,自今年5月以来,平均每月的心肌梗塞患者是往年同期的2倍之多,而且年龄也有下降的趋势。36岁在嘉义梅山从事民宿及茶园工作的简先生, 详全文 >
-
防治慢性疾病导致过早死亡,已经是全球化重要健康议题,根据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通过一项全球目标,即到2025年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 详全文 >
-
国内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儿童时期肥胖,成年之后继续肥胖比例相当高,根据研究,几近8成的青春期肥胖,会发展为成人肥胖,而成人肥胖易于引发重大慢性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