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死亡者,大多有慢性疾病、心血管問題及年紀較大,自身免疫力較差,短短兩天就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造成食慾不振、身體營養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尤偉銘營養師…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今18日証實,院內出現1名確診者死亡個案,是9位確診個案之一,但並非指標個案,該個案係屬高齡(86歲)且有多重慢性疾病。 詳全文 >
-
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結果出爐!其中慢性疾病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0人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則續居首席,而十大死因排名順序與上(107)年相較完全一致。至於十大癌症死因中,仍以肺癌… 詳全文 >
-
「醫生,糖尿病控制好可以停藥嗎?」這是很多被診斷有糖尿病不久、用藥後血糖比較穩定的病人常問我的問題。有些病人甚至認為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就自行停藥。可惜,到了三個月回診抽血才發現自己的… 詳全文 >
-
天氣冷颼颼,小心血壓飆!中醫師沙政平指出,高血壓是現代文明病,許多中藥材對穩定血壓有幫助,藉由日常生活中的茶飲和藥膳,降血壓也可以輕鬆簡單DIY。建議飲食除要清淡外,平日可喝「決明子荷葉菊花… 詳全文 >
-
對於小孩或年輕人來說,生病後被認為是可復原的,常見的疾病例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抑或肺炎。這些急性病發生的很快,一般來說是導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經過疾病應有的恢復過程或有效的藥物治療後往往可以… 詳全文 >
-
兒時肥胖不是福!漫長暑假即將展開,兒童在暑假期間,飲食容易失控,肥胖問題再度引起關切。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裕誠指出,在台灣每3名兒童中,就有1名兒童體重過重,盛行率居亞洲之冠;事實上… 詳全文 >
-
物理治療師孫偉傑表示,要保護腰椎,首先要避免久坐,覺得腰部酸痛了,就趕緊起來走走,伸個懶腰,緩解了再繼續工作。座椅最好帶靠背,或者在後面放個小靠枕,使之能夠稍稍頂住腰部,這樣可保持腰部平直,… 詳全文 >
-
登革熱何時能降溫?本周死亡病例再增12人,累計死亡人數已達141人,全台確診人數也突破3萬例!登革熱全國本土病例,累計入夏以來已達到3萬298例,其中高雄市昨3日新增301例,再創單日新高,… 詳全文 >
-
一箭雙鵰!糖尿病患血糖不加以控制未達標,可能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等。目前有一種糖尿病新藥,臨床發現,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此藥2個月,不但血糖會降低,體重也跟著下降,讓糖友獲得意外驚… 詳全文 >
-
七夕情人節要甜蜜,就從提升勃起硬度開始!台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醫師指出,根據調查,台灣30到35歲的男性上班族,有5成是軟趴趴的「香蕉男」。服用勃起功能障礙藥物勿任意「減半」,另… 詳全文 >
-
上月(6月)18日,衛福部公布最新版的10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3年位居死因首位,平均每百人有28人死於癌症,癌症死亡時鐘是11分24秒,比起2013年快了20秒。「癌症」已是21世紀威脅人類… 詳全文 >
-
運動是一件有益身體健康的好事,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是運動也講究方法、時間等,如果運動的方式與時間不正確,反而有損健康。很多人都喜歡吃飯之後運動,其實飯後立刻運動是非常不好的,會對腸胃帶來刺激… 詳全文 >
-
為協助民眾健康減重,遠離慢性疾病,台北長庚醫院特舉辦健康飲食與體重管理講座,歡迎有減重需求、身體質量指數(BMI)為過重或肥胖者參加,讓民眾了解健康吃快樂活精神好的重要性。 詳全文 >
-
身體的發炎現象和以下疾病全都有關,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氣喘、阿茲海默症、高血壓等等。事實上,可能所有慢性疾病都和身體發炎脫不了關係。那你可能會好奇,這到底算是好消息還是壞…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