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1日至7月4日,本土病例已經共有13600多例確診個案,並已經有675例死亡。針對這一波本土死亡個案與使用雙價單株抗體藥物治療個案分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特別向外界說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表示,在本土病例已經共有13600多例確診個案中,男女各一半,主要集中在50、60歲,其次為30、40歲,平均年齡是49歲,其中重症個案是2712位大約佔20%。至昨天為止,有675例死亡,分析男性佔6成4,平均年齡是73歲,比整體年齡高很多,9成有潛在疾病。
張上淳表示,在死亡個案的年齡層分布部份,如果依不同年齡個案數,在50、60歲是最多的,60到69歲死亡率升到有6.6%,70歲到79歲升高到15.3%,至於80歲以上甚至上升到34.6%,幾佔3分之1。
以發病周數來看,大約自第19周開始,一直到上一周第29周,而在第20周時確診數是最多的,在19周、20周發病的患者死亡率是最高的,分別是6.7%與6.2%,主要是突然大量個案出現,再加上近20%的患者會變成重症。過去習慣將重症者放在負壓隔離病房照護,碰到此大量病患要住進負壓隔離病房時,的確在照護量能上一下子形成很大壓力,之後像是有雙北患者送到外縣市治療,以及有一些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