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女性面對更年期身心的不適,往往選擇以忍耐、壓抑的方式來面對,陷入只要熬過這段時間,就能擺脫種種不適感之迷思。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表示,然而,更年期會引起各種…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使沒有造成身體的不適,但肥胖仍會無聲無息的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帶來許多併發症。年後不少人發現肥胖腫了一大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32.4%民眾在… 詳全文 >
-
農曆春節將至,是親朋好友相聚圍爐的好時刻,然而在過年歡樂的氣氛下,春節飲食常常會大魚大肉,不知不覺就攝取過多的熱量,提高罹患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亞東醫院營養科嚴婕營養師分享過年健康飲食的訣… 詳全文 >
-
現代人由於經常三餐在外,一不小心就攝取過多油脂與高糖飲食,加上缺乏運動,使腸胃消化代謝率降低,身體就容易堆積脂肪,後果則是造成肥胖、體重過重,甚至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童綜合醫院營養師何姿儀建… 詳全文 >
-
維生素D在維生素界有「陽光維他命」之稱,不僅是維持人體正常及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維生素D從維持健康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到預防某些… 詳全文 >
-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Lancet 2016年研究,2014年全球有超過八分之一的成人肥胖,2025年將增至五分之一,人數超過11億。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威傑教授指出,肥胖已經被視爲…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署公布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結果,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約每四人中就有一人為高血脂。而高血脂與動脈粥狀硬化相關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控制好血脂對於遠離慢性疾病是很重… 詳全文 >
-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逐漸退化,罹患慢性疾病與失能之風險也提高。為及早發現身體老化現象,童綜合醫院承接國健署計畫,結合預防保健與疾病治療,提供六大面向之「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服務」,六大面向指… 詳全文 >
-
只要學會了解分類法,就可以輕鬆避免踩到超加工食品的地雷喔!食物分類法的四種類別,依序為:未加工和微加工食品組、加工烹飪原料、加工食品以及超加工食品。 詳全文 >
-
指揮中心今5日指出,截至目前約有280萬人尚未接種任一劑COVID-19疫苗,其中65歲以上長者約53萬人,佔未接種疫苗者將近19%。指揮中心特別整理「長輩接種Covid-19疫苗大哉問5大…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 詳全文 >
-
近日媒體報導47歲台語歌手葉勝欽於2年前發現罹患骨髓癌,今年3月病逝,讓許多親友及粉絲都相當震驚。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相當常見,容易被誤會是其他慢性… 詳全文 >
-
端午節快到了,目前正值防疫期間,端午吃粽子仍然不可少,但是吃粽子要健康不要「重」!粽子吃過量害怕發生體重暴增、慢性疾病惡化,以及消化不良等問題。營養師柯曉彤分享端午「3+4」要訣,「網購食安… 詳全文 >
-
從5月11日至7月4日,本土病例已有13600多例確診個案,並已經有675例死亡。針對這一波本土死亡個案與使用雙價單株抗體治療個案分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特別向外界說明。張上淳專家諮詢小…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死亡者,大多有慢性疾病、心血管問題及年紀較大,自身免疫力較差,短短兩天就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造成食慾不振、身體營養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尤偉銘營養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