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1/2 上午 12:05:17

慢性病患进补 7大原则控血脂血糖

(关键字: 进补 , 慢性疾病 , 立冬

今年「立冬」(11月7日)将至,依照往例民众通常以进补方式来恢复身体元气。但对于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却要注意别补过头。冬令进补却是饮食的一大挑战。对于高油脂类的姜母鸭、羊肉炉等进补食物,营养师提醒,慢性疾患进补时要谨记以控制血脂、血糖为目的之7大原则,才能吃的安心又补的健康。

營養師建議,慢性疾患者立冬進補應謹遵7大原則,才不會攝取到過多的油量或脂肪。(攝影/黃志文)
营养师建议,慢性疾患者立冬进补应谨遵7大原则,才不会摄取到过多的油量或脂肪。(摄影/黄志文)

市联医中兴院区营养师吴雅惠表示,坊间吃这类进补食物时,店家通常会搭配主食包括:冬粉、拉面、山药、南瓜、玉米、猪血糕及甜不辣等,慢性疾病患者若不了解主食类为含醣量较高的食物,可能会吃下很多难以控制血糖的醣类食物。而且进补肉类大多是带皮羊肉、鸭肉及猪肉或鸡肉,在摄取时若连皮吃或选取油脂较多的部位,可也会吃下过多饱和脂肪,难以控制血脂中的胆固醇。

慢性疾病患者冬令进补7大原则:

  1. 主食份量不过量:全谷根茎类仍要依照平时建议份量摄取。进补时,大都搭配山药、南瓜、玉米、猪血糕等,注意其为主食类与平时所吃的白饭是一样的,分量需与平时一致。若搭配的是麻油面线、卤肉饭,更应注意油脂含量会较高。

  2. 挑瘦肉弃高脂肉,摄取适当份量:在肉类挑选时,要舍弃内脏类、大块含肥肉及皮的肉,改选择带骨肉类,如小排骨。在前处理时,尽可能剔除能看得到的肥油及皮,便可将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摄取量减少。另外,可将补品肉类当正餐主菜,并且按照平时份量食用,如此肉类才不会吃过量。

  3. 用油量要得宜:可将肉类用热水先煮至半熟,锅内放少量油将辛香料爆香,再放入半熟肉类拌匀,如此可减少用油的量去拌炒肉类到没有血水。

  4. 蔬菜纤维不可少:传统进补食材内含蔬菜量很少,但蔬菜含纤维高,对于糖尿病患而言,丰富的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因此可在补品内适时补充或添加1-2份蔬菜,或是添加低卡路里高纤食材来增加食物丰富性及饱足感,如菇类、蒟蒻制品等。

  5. 油炸制品要小心:油炸制品含油量较高,在选择食材时,尽量少使用,或是可选择类似食物替代,如油豆包或油豆皮,以新鲜豆腐、冻豆腐或是生豆包来替代。

  6. 汤水适量少浮油:药膳煮好可将浮油去除,避免喝汤时喝下太多饱和脂肪酸及热量,对于有痛风患者,肉类药膳汤内含有较多普林,不宜大量喝药膳汤汁。

  7. 沾酱宜少不宜多:一般沾酱大多属重咸,如豆腐乳沾酱等,对于要控制血压的人,建议少量沾取食用或者可利用葱、姜、蒜、辣椒、适量酱油等来调味,避免钠盐摄取过多。

吴雅惠也建议,不一定要使用中药材才叫进补,其实慢性疾病患者也可以食补方式来达到身体调理功能,多摄取不同颜色的蔬果食物,里面含有丰富营养素、矿物质及含有抗氧化物质的植化素,亦能调节身体免疫能力,1天至少要半斤蔬菜、当季水果1-2份,就可提供身体所需的维他命、矿物质、纤维及植物化合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