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容易焦慮、緊張的人嗎?面對現代人常有的困擾,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日常生活中的潛在壓力呢?精神科溫閔凱醫師建議,不妨可以試試看學習最近幾年熱門的「正念減壓」法,來啟動身體自癒力,一甩負… 詳全文 >
小創傷是大多數人根據生活經驗,以浮動計算法發展出來的項目。小創傷會發生,是源於日常生活中隱藏或未被承認的事件。小創傷的出現,是因為情緒虐待,或是忽視,包括微妙和明顯的忽視。 詳全文 >
聽什麼和健康有關係嗎?本章將介紹和「耳識」相關的一些測試。戴蒙醫生認為我們聽到的聲音會影響生命能量,也和眼識一樣,主流醫學對這方面的瞭解非常有限。近年來音樂治療領域剛剛萌芽,希望以後能夠發展… 詳全文 >
對於將來會是自己上司的人,我從頭到尾都使用敬語向山口問話。女性對身分較高的男性使用的對等抗議字眼,無法自然地從我的口中說出。也許日語裡本來就不存在這種詞彙。在國外被半開玩笑地問日語有沒有什麼… 詳全文 >
研究指出,即使是一張照片或一個自然擺飾,都能對我們的心智狀態帶來正向的影響並提升專注力。試著畫上自然景物,或者放入喜歡的風景照,吊掛在工作看得見的地方。提醒自己,偶爾記得停下來呼吸,置身在自… 詳全文 >
會得憂鬱症與「本質」有關,所以藥物是治不好的,不久前還有許多人持有這樣的觀念。或是認為病由心生,會生病是因為受到情緒影響,病情是隨著患者的心情而產生變動、因為沒有毅力才會生病等這樣的偏見。 詳全文 >
孩子在校園中若遭遇到類似霸凌的情形時,有可能孩子回家也不會把在學校所發生的事情跟家長說,但是家長可以從孩子的服裝穿著、生活作息或飲食的改變等,都可能是個警訊,若家長們多份關心或許就可能阻止悲… 詳全文 >
剛播出完結篇最近很熱門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影集,劇中不同的人物、職業,經歷不同的人生課題和壓力,有不同的心理、壓力、創傷和疾病反應,心理的健康與否常在一線之隔,我們從不正常到正常的距離有多遠… 詳全文 >
癌症治療是一種長期抗戰,不論是手術後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皆需花費一段時間,少則半年多則數年,在這段艱苦的抗癌日子裡,家人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以及病友自己面對癌症的樂觀與堅強… 詳全文 >
「好動、不專心、動來動去」,這些行為在小孩子身上似乎很合理,大家常說小孩子不就是坐不住嗎?但所謂的活潑好動、不專心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什麼區別呢?了解此疾病能讓我們早期發現問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