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無力、走路變慢,恐肌少症上身!營養師揭:長輩要有力,蛋白質補充策略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會發現「手腳越來越無力」、「走路速度變慢」,甚至容易跌倒…等,這些很可能與「肌少症」有關。亞東醫院營養科林奕廷營養師表示,蛋白質是維持肌肉、免疫力與傷口癒合的關鍵。高齡者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1–1.2公克蛋白質。 詳全文 >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會發現「手腳越來越無力」、「走路速度變慢」,甚至容易跌倒…等,這些很可能與「肌少症」有關。亞東醫院營養科林奕廷營養師表示,蛋白質是維持肌肉、免疫力與傷口癒合的關鍵。高齡者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1–1.2公克蛋白質。 詳全文 >
今7月21日是「國際垃圾食物日」,意味著在這天可以不忌口,盡情享受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當作生活小確幸。不過,家醫科魏士航醫師提醒,偶爾放縱無妨,但若這樣的飲食變成習慣,等於天天都在給… 詳全文 >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台灣有高達50.8%的18歲以上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有關減重存有不少迷思,像是有人以為夏天高溫容易流汗,就等於燃燒脂肪助減重;楊名權醫師… 詳全文 >
根據國健署定義,BMI大於等於24為過重,大於等於27則為肥胖。除BMI以外,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小心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多數人未將… 詳全文 >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坊間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觀念,讓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是預防慢性疾病及體重控制的最佳方式。董氏基金會指出,要維持健康的重點不在於「少吃碳水化合物」,而是「吃對… 詳全文 >
坊間掀起一陣減重「針」有效的風潮,所指即GLP-1,俗稱「瘦瘦針」,但是,有些網友視為減重新法寶,但是,也有的人卻「無感」。台灣肥胖症防治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劉伯恩醫師表示,「瘦瘦針」最早其實不… 詳全文 >
減脂80%靠飲食、20%靠運動!根據體育署最新調查,台灣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35.3% ),其中女性運動強度的增幅更高於男性。然而,受限於先天生理結構與荷爾蒙影響,即便飲食控… 詳全文 >
癌症患者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後,有可能併發口腔黏膜炎副作用,出現口腔潰瘍、嘴破影響食慾。目前可以透過營養評估與微量營養素檢測,為患者精準調理,針對營養缺口補充,有助改善口腔黏膜炎,並且接… 詳全文 >
吃出活力與健康,就從「健康餐桌」開始!而社區健康飲食觀念強調均衡、多元的飲食,並著重於選擇天然、未精製的食物,以及健康烹調方式,守護全民營養健康。馬偕紀念醫院與珍勝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詳全文 >
堅果種子類食物可以提供身體細胞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細胞修復同時也可以提供能量。雖然堅果富含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但是分量也要注意,不是愈多愈好;癌症關懷基金會簡鈺樺營養師表示,舉例來說,… 詳全文 >
中年開始衣褲變緊,可能是基礎代謝率變差出問題。營養師提醒,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除了體重增加之外,疲勞嗜睡、皮膚乾燥、手腳冰冷、便祕這4大症狀也是代謝變差的警訊。若置之不理,當心…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