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注意「朝5晚8」,一天之中兩個時段最危險,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像是民眾有糖尿病、高血… 詳全文 >
-
有些人認為,吃素是100分的飲食型態,因為素食中含有大量新鮮蔬果及全穀根莖類,藉此可補充較高的鉀、鎂、鈣、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因此,健康素食者較能維持理想體重;但其實,吃素不代表健康,如果吃…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有高達50%的高血壓是因飲食所造成的,也就是說,有5成的高血壓病患都是「病從口入」,因此,想要預防高血壓,不得不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免高血壓上身。高血壓的盛行率增高,也跟國人飲食… 詳全文 >
-
本土登革熱又奪走10條寶貴生命了!今104年的登革熱疫情創下史上最嚴重紀錄,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入夏以來,本土登革熱病例已逼近4萬人,其中確定感染死亡者累計184例,尚有21例疑… 詳全文 >
-
心臟是掌握人體生命的關鍵,關於心血管疾病的保健與預防,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整理出10大最常被民眾誤會的迷思,本篇一次給你所有正確解答! 詳全文 >
-
中醫認為高血壓是氣血(氣與血)循環受阻所致。產生的症狀有臉部潮紅或潮熱,以及肩膀痠痛、頭痛。吹風機溫灸術可消除氣血阻滯、降低血壓。其中最具療效的穴位是曲池與少海。不但立時有效,針灸這兩處穴位… 詳全文 >
-
《Cell Metabolism》刊登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研究,以12年的大鼠實驗,驗證祖先營養不足,是否增加子代肥胖、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 詳全文 >
-
今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晚,遲至11月底,本週四起天氣才真正要開始變冷,氣溫下探12度!雖然冬天能夠有暖暖的太陽會讓人感覺幸福,但是在「暖冬」出現的寒流,反而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健康的時刻,… 詳全文 >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從1985… 詳全文 >
-
有次和朋友念念在超商購買糧食的時候,突然看到店內健康宣導的斗大標題「八九量腰日、遠離代謝症候群」,念念就詢問:「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啊?是因為代謝變得不好,就會有代謝症候群嗎?」 詳全文 >
-
台灣人瘋火鍋,總愛大口吃著熱呼呼的火鍋,火鍋料搭配沙茶醬、豆腐乳等高鈉沾醬。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臣和宋明樺營養師提醒,常常吃高鈉鍋物易造成「鈣快閃」,除了會有民眾熟知的骨質疏鬆風險,也會引發高… 詳全文 >
-
眾所周知,過多攝取食鹽容易導致高血壓,但鉀攝取量過少也會導致高血壓。鉀的功能是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和細胞內外正常的酸鹼平衡,可以對抗高鹽飲食引起的高血壓,透過利尿、降低腎素釋放、擴張血管等辦…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造成腦中風的隱形殺手,雖不致構成立即的生命危險,,但可能造成日後失智的風險,卻不容小覷。醫師提醒,為減少因為心房顫動所造成的中風,以及「血管性智能障礙」風險,應注意「二避一要」。成… 詳全文 >
-
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發炎性疾病,發病高峰期以學齡前或50~60歲年長者為主,前者與遺傳有關,後者則以特異性體質較相關,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吳介山主任表示,國內約千分之2人罹患乾癬性疾病,因臨… 詳全文 >
-
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專任主治醫師蔡孟達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複雜且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在台灣好發於60至70歲的年長族群,不僅發生率低,大概10萬個人才有1人,男女比是2比1,且65%…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