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癌共生,乍看下,像是一句口號,單方面的想與癌共生,那人家不跟你共生你能怎麼辦?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在其新書中指出,其實這不過是代表把癌症當成慢性病來治的意思。眾所周知,很少有慢性病… 詳全文 >
-
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有的人會因免疫力低下,而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復陽」的情形,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進而造成肝炎,甚至有生命的危險。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 詳全文 >
-
28歲的林姓女子近年來飽受左側鼻子鼻塞、隨劇烈頭痛所苦,至耳鼻喉科就醫,確認罹患單側鼻竇炎,隨即安排進行微創內視鏡鼻竇手術,將鼻竇內發炎病灶清除。沒想到術後鼻腔不適與感冒症狀卻仍舊反覆發生,… 詳全文 >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D),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有此疾病的孩子容易不專心、衝動、坐不住,以及情緒和動作控制失調。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醫師和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領導研… 詳全文 >
-
對自然界而言,溫度是決定一切化學反應的基礎。溫度代表分子間的震動,絕對零度(-273℃)表示的是,沒有任何分子在震動,一切死寂。對人體而言,熱或發燒通常指的是高於正常體溫的狀態。西方醫聖希波… 詳全文 >
-
防疫時期,維持體內免疫系統功能,才能從根本打造防禦力。據研究,人體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若腸道不健康,免疫功能也會受影響。免疫力在抵抗外來侵害扮演重要角色,想維持免疫系統功能,補充乳酸菌是… 詳全文 >
-
嘴破老是找上你?除了咬到、燙傷,細菌、病毒及黴菌感染外,康涵菁中醫師提醒,小小潰瘍的背後可能隱藏大大的健康警訊!若民眾發現反覆口腔潰瘍的同時,伴隨有眼部症狀、生殖器潰瘍等現象,小心恐是自體免… 詳全文 >
-
長期失眠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多,如果未加以改善,恐造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並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中醫師表示,除了調整體質,建議喝玫瑰薄荷茶,以食療幫助疏肝解鬱…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雖然長時間待在家,但也別忘了要做好防疫、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基隆三總醫院副院長李明勇表示,也因病毒容易侵襲呼吸道及肺部,所以,提升自體免疫力、好好保養肺部… 詳全文 >
-
您家寶貝有定期接種疫苗了嗎?根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截至109年3月底大同區學齡前幼童適齡接種完成率為65.69%,而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預防接種完成率為48.99%,較去年同期降低6.07… 詳全文 >
-
「喉嚨卡卡,鼻子有點塞,好像快感冒了!」季節轉變時天氣忽冷忽熱,如果抵抗力不佳,稍不留意,感冒病毒就會找上門!但只出現感冒初期症狀時,也得吃藥才能好轉嗎?許多人習慣補充維生素C來擊退感冒病毒… 詳全文 >
-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又必需定期回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特別擔心「免疫力不好,進出醫院更容易感染?」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中心陳得源副院長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是不正… 詳全文 >
-
每天都覺得好累、好懶、好不想動?有想要運動的念頭,但一想到要流汗就又癱在沙發上?名模王麗雅分享自己的「悠閒」運動課表,能讓身體動一動又不會搞得全身痠痛,維持該有的運動量,不但能促進新陳代謝、… 詳全文 >
-
防疫要靠內外保護,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之外,尤其要提升身體保護力,透過攝取均衡營養,才有助於增加抵抗力,做好身體防護罩,避免細菌病毒入侵。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李沛融主任表示… 詳全文 >
-
免疫力可以理解為免疫細胞識別和排除「異己」(病毒、細菌、損傷的自身細胞、癌細胞等)的能力,人的身體愈健康,免疫力就愈強。提高免疫力應該被我們看作一生的事業,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當我們呵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