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要預防腦中風發作,必需先控制好膽固醇。美國心臟醫學會最新研究發表指出,降血脂Statin類藥物加上膽固醇抑制劑Ezetimibe,…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最嚴重的併發症為栓塞性中風,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會,高達正常人的5倍以上,此外,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神經科主任孫瑜醫師表示,一般人對於中風與視覺損害也很難聯想在一起,由於人腦內… 詳全文 >
-
拳打腳踢,只為了想好好吃口飯!彰濱秀傳醫院慢性病房護理長林淑珍表示,71歲黃先生在一年前中風又發生車禍,吞嚥困難僅能靠鼻胃管進食,但經3個月的吞嚥訓練及流質食物添加增稠劑,漸漸恢復自主吞嚥能… 詳全文 >
-
三高疾病引發中風的機率高,每天平均奪走國人31條寶貴生命,但調查顯示,三高疾病造成的中風後失能風險更高,正值急性中風的好發季節,衛福部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提醒民眾做好三高的數字監控,…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科陳龍醫師指出,搶救中風,切記掌握「黃金3小時」!雖然腦中風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第2名,更是導致民眾失能的第1名,對個人及家庭影響極大,但醫師發現,目前全國缺血性腦中風… 詳全文 >
-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都聲稱牛奶和奶製品可能對健康有害無益,可能引發過敏,並認為牛奶是給牛喝的而非人類;但澳洲蒙納許大學卻提出一份新的研究發現,每天食用少量奶製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風)導…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健康隱形殺手,血壓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中風或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醫師提醒,服用降血壓藥物可使過高的血壓降低到正常範圍,同時減少身體的不適與傷害器官的可能性,為達到用藥目的,需謹慎服藥,若…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健康的隱形殺手,調查發現,在國內65歲以上年長者,平均每14人就有1人發生過中風,且國人10大死因中,平均每46.5分鐘就有1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醫師指出,血壓的高低與發生中風,或其… 詳全文 >
-
記憶不好,豬腦補人腦,再也不是笑話。國內臨床研究發現,利用豬腦中的小分子胺基酸,萃取成胜肽藥物,能引導神經再生,並改善記憶退化現象。神經外科部醫師陳春忠指出,這項「腦部回春」臨床研究,目前已… 詳全文 >
-
血管性失智症是高居第二常見的失智症病因,尤其頸動脈狹窄恐釀成中風、血管性失智症,不要輕忽!台北榮總神經內科李怡慧副教授表示,即使嚴重頸動脈狹窄尚未造成症狀性中風,臨床研究指出,許多病人表現出… 詳全文 >
-
血壓高高低低不穩定,是引起身體不適的主要原因,更是促使中風發生的重要誘因,因此,讓血壓穩定便是首要任務。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指出,許多中藥材對穩定血壓有幫助,藉由日常生活中… 詳全文 >
-
父親節將至,辛苦的爸爸們,還在為家庭拚經濟嗎?光田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施旭姿提醒,正值青壯年的爸爸們普遍有三高疾病,本來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若又有抽菸和超時工作的情況,將會加速惡疾發… 詳全文 >
-
心跳又快又亂,呈現不規則的速率及節律,是心房顫動最常見的症狀。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登錄,目前全台約有20萬患者受心房顫動所苦,估計每年更有1萬人因此導致中風。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副祕書長、臺中榮… 詳全文 >
-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復健部主任李鴻斌指出,反覆運動肌群是復健重點,復健遊戲能訓練患者各部位肌群及軀幹的平衡、協調度,而復健的重要肌群包括與上肢肌群相關部位的肩、手肘,以及下肢肌群的大腿、膝蓋等部… 詳全文 >
-
許多人刷牙時流血,或有牙齦腫脹的問題,常誤以為是火氣大、疲累造成的,卻不知已經得了牙周病,牙齒的牙齦、牙周韌帶、齒槽骨等牙齒周圍組織遭細菌破壞。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任其惡化的話可能禍害心臟。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