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小看突發性頭痛,當心是腦中風!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日前收治1名24歲陳小姐,過年前的半個月內反覆突發劇烈頭痛,且在1次猛爆性頭痛時全身顫抖、痙攣,就醫檢查證實為腦動脈瘤破裂導致腦… 詳全文 >
-
職能治療師黃馨儀指出,俗語說「雙手萬能」,但是對於中風患者而言,手腳癱瘓的職能治療復健,卻是一條漫長辛苦歷程。現年45歲的顏姓中年男子,4年半前因出血性腦中風,造成身體右側半邊癱瘓,雖然術後… 詳全文 >
-
你曾莫名心悸、心跳不規律嗎?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林中行指出,若頻繁出現心悸、心跳不規律等疑似心房顫動的情形,當心中風找上你;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統計,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 詳全文 >
-
高血壓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卻很需要長期用藥穩定血壓,中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秀梅提醒如果自行停藥,又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常常熬夜、吸菸喝酒,恐怕引起二次高血壓,容易併發腦出血或中風,預後狀況通… 詳全文 >
-
東方女性怕曬黑,總是避陽光唯恐不及,甚至視曬太陽為傷害皮膚、不利健康的事情,其實適當的日曬是對身體很好的天然保養方式,英國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每… 詳全文 >
-
年輕人常有許多社交場合或是社團活動,在國外更是有許多喝酒狂歡的派對,雖然這對人際關係可能有加分效果,但酒喝多了,卻會對健康帶來長久不良影響,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發現,20幾歲時常大量飲酒,會… 詳全文 >
-
老年族群吞嚥困難不容忽視!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主治醫師蕭珮琦指出,許多罹患腦中風或腦性麻痺,還有巴金森的病患者,由於是神經方面的疾病,在生病期間會發生吞嚥困難的問題,尤其是老年人和長期臥床、行… 詳全文 >
-
中興院區牙科醫師李雅玲表示,據研究顯示,台灣有9成的人有牙周病,而未治療的人,其發生中風危險性是一般無牙周病的人1.15倍,其中20~44歲成年人的危險性更高達2.17倍,而定期洗牙與牙周病… 詳全文 >
-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安正表示,頸動脈若嚴重狹窄可導致腦血流不足,或因為動脈硬化斑塊破裂,掉落的栓子阻塞血管,進而引起腦梗塞,便是一般俗稱的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酒經… 詳全文 >
-
英國前首相有「鐵娘子」稱呼的柴契爾夫人(Baroness Thatcher)在英國當地時間即台灣8日晚間傳出中風後在家中安然辭世,享壽87歲,消息傳來,令英國人民感到震驚。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 詳全文 >
-
高纖飲食是時下提倡的健康飲食風氣,纖維素雖然不能被吸收,但是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是公認的健康成份。除此之外,英國里茲大學新發表的研究更發現,每日攝取7克的纖維素,就能讓中風機率降低… 詳全文 >
-
愛吃甜食的人,對巧克力可說又愛又恨,好吃但怕胖。不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蘇格蘭格拉斯果大學(Glasgow University)最新研究顯示,巧克力能影響體內二氧化碳變化,改善血液流動… 詳全文 >
-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中風加護室主任醫師翁文章表示,臨床上不乏20~30歲間年輕的中風患者,是因按摩頸部時太用力,壓迫到脊椎動脈,造成動脈阻塞,引發缺血性腦中風不慎癱瘓。呼籲民眾按摩要… 詳全文 >
-
據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委託調查發現,民眾普遍對中風知識相當不足,50.9%的人無法正確回答造成中風的原因。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表示,中風因腦部血液受阻,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害,如… 詳全文 >
-
受到鋒面和大陸冷氣團的影響,這兩日全台氣溫驟降12度以上,不少老年人因無法適應溫差而引發小中風,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醫師表示,中風會造成大考區塊功能喪失,產生空洞,導致智力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