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對那些糖耐量低的患者來說,如果他們每天多走2000步或進行約20分鐘的適度步行運動,一年下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減少8%。 詳全文 >
-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年底將至,許多上班族瘋狂加班趕工,平均一天掛在網路上的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日積月累頻繁打電腦的情況下,產生食指和中指及大拇指產生麻鈍感、刺痛感,甚至有燒灼感和疼痛感,… 詳全文 >
-
腦中風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平均每6.6分鐘就有一人中風,半數以上患者會在病後一年內死亡或再住院,為家中帶來龐大的醫療和經濟負擔。醫師呼籲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天的溫差變化大,血壓易… 詳全文 >
-
門診發現不少病患都是肺癌細胞轉移至大腦、骨頭等部位產生症狀後,才被確診罹癌。早期肺癌成長時,癌細胞就可能藉由血液跑到人體適合腫瘤生長的部位成長茁壯。新增第二種健保給付標靶藥物,臨床顯示,此藥… 詳全文 >
-
氣溫急降,對於許多罹患慢性病的患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因為代謝不良,合併高血脂,而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的風險,不得不慎!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提醒,糖尿病患因代謝不… 詳全文 >
-
氣溫下探11度,前立委蔡同榮傳出出血性腦中風意外,許多老人也習慣一大早就出門運動,其實這樣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來說,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以提防心… 詳全文 >
-
現年78歲的蔡同榮驚傳中風,送醫前意識模糊,已急送台大醫院急救,目前昏迷指數為6,正準備進開刀房手術。博仁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康志森醫師表示,以其突然意識喪失,而且昏迷指數6的情況來看,屬… 詳全文 >
-
目前全台灣有約430萬名高血壓病患,但高達三分之一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監測是否有高血壓,千萬別輕忽舒張壓指標!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1名40多歲的男子,平常即有臉脹紅、脖… 詳全文 >
-
天寒地凍,脫著褲子,苦蹲馬桶,「黃金條塊」卻始終擠不出來。只好使勁、再使勁,一股勁地使到臉紅脖子粗,肛裂滲血、痔瘡也發作了。這道「難解」的習題,可為現代飲食男女帶來不少後顧之憂。 詳全文 >
-
入冬以來,首波寒流發威,北台灣氣溫驟降10度,南台灣台南也出現10度以下低溫,造成全台灣因心血管疾病猝死案例頻傳,粗步估計,全台猝死人數已逾10人,且持續增加中。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 詳全文 >
-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表示,本身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心房顫動患者,攝取過多富含維生素K的蔬果,包括火鍋常見的筒蒿、大白菜、香菇、絲瓜、蘆筍,或是平時愛吃芒果、奇異果等水果,以及愛… 詳全文 >
-
中風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名,也是導致成人殘障的最主要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恆偉提醒,高危險群在冬天應做好保暖,或透過針灸、穴位按摩促進末稍血液循環,降低中風甚至再次中…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署提醒,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約6公克),但只要半碟(約50毫升)混合醬油、烏醋、豆瓣醬的燒烤沾醬,鈉含量就高達2000毫克,加上吃進醃過的香腸、甜不辣、肉片等,鈉… 詳全文 >
-
中風不是中老年人專利!1名在超商工作的18歲少女,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以上,月前與友人看電影,詎料,突然昏倒,雖緊急送醫救治,最後仍因缺血性腦中風致半身癱瘓,雖積極復健數月,但不到半年又復發…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敬仁表示,現今台灣社會老年人的照護議題已慢慢浮出,預估在2018年將朝向高齡社會,但高齡病患往往有許多共病,不僅病況複雜,且病症也不如一般病患典型,可改至高… 詳全文 >